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山大学出版社《中国黎族大辞典》第247页(897字)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位于海南岛的东南部,五指山南麓、七指岭的山脚下的保亭县城。
解放前瘴疠温疫猖獗(1940年天花流行时畅好草办村60人染病死亡25人),疟疾常年流行,其发病率约占82%。1957年海南疟防部门检查:人群疟疾带虫率为69.7%,脾肿率74%,婴儿感染率达11.74%,而群众却缺乏抗病能力和知识,基本上没有医疗、卫生保障,生病后只好抓抓草药或求神问卜,杀鸡杀猪祭鬼,听天由命,所以海南汉区流传歌谣:“保亭、陵水有去无回”,把保亭视为畏途。
1950年7月成立保亭县卫生所,1951年11月,中国红十字会医防队在李德全部长的率领下深入山区,普种牛痘,培训新法接生员,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宣传和防病治病工作。接着海南卫生处的民族卫生工作队进驻山区开展抗疟宣传和农村建立医疗卫生网,县成立卫生院,各区筹建卫生所。
1956年11月保停县卫生院改称为保亭县人民医院。全院工作人员有30人(其中卫技24人),病床30张,设置内儿科、外、中医、妇产、检验、药剂等7个科室,1957年初增设民族草医科,吸收民间知名民族草医参加医院工作。
后来,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分配来保亭,医务人员的素质大为提高。1986年,全院工作人员144人,其中卫技106人,占73.6%,病床144张,医院内部组织分设:行政办、医务科、财务科、后勤科,住院部设内儿、中医、传染外科、产科等五大病区,门诊部有17个医技科室,还设有病案室、图书室等,增添了多部X光机,手术室、检验室的设备大大充实,医院拥有:B超、M超、A超、心电、胃纤镜、脑血流等先进仪器,90年代又引进先进的激光痔疮、腋臭、验光配镜、气功、理疗等各种治疗机,牙科开展光固化、理疗除超短波、红外线、紫外线、磁疗、电针、按摩、气功等,外科能开展胆总管切开取石、输尿管下段取石、下段断裂重建、胸部带皮办食指重建,阴茎癌切除。
1986年抢救成功肝破裂、高位空肠多处断裂等危重病人等等。
现有一幢1860m2的门诊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