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文献辞典

温疫论

书籍:中医文献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17 11:29:32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医文献辞典》第671页(569字)

温疫着作。

2卷,补遗1卷。明吴有性(又可)撰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上卷载文50篇,阐发温疫病因、病机、证候及治疗,论述温疫与伤寒不同之理;下卷载文33篇,叙述温疫各兼挟症。该书在病因方面,提出戾气病因说,指出温疫病因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戾气”所感,有别于传统的“六淫致病说”;在传入途径方面,提出温疫传入途径与伤寒邪从皮毛而入不同,是“邪自口鼻而入”。

认为邪侵部位“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挟脊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疫邪由此而发,则产生表里分传的9种情况。

其述症将温疫与伤寒详予鉴别,论治则除与伤寒互参异同外,尚据“九传”和兼挟之异而各立方药,尤其主张治温不可发汗。吴氏自创“达原饮”、“三消饮”、“举斑汤”等,均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

书成后又陆续补入“正名”、“伤寒例正误”、“诸家温疫正误”等篇,并为1卷,以作补遗。须予指出的是,书名《温疫论》,而书中所论诸病存在温疫与温病混称的情况。

该书问世后流传甚广。评注本颇多,有洪天锡《补注瘟疫论》,郑重光《瘟疫论补注》,孔毓礼、龚绍林据吴氏原着加评之《医门普度温疫论》等。

乾隆年间日本即有刊本。现存清初及康熙年间多种刻本、其他清刻本、日刻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等,建国后有点校排印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