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滞
书籍:现代西方经济学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3 10:37:10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辽宁人民出版社《现代西方经济学辞典》第310页(697字)
在现代经济学中,这个概念指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变得日益成熟,以致由于缺乏吸收储蓄的投资机会,导致国民经济处于停滞状态。
在理论史上,停滞通常被视为资本主义不可避免的命运。从历史角度,哲学家奥斯瓦尔德·斯彭格勒认为,各种文明都要经历创造、发展、停滞和衰亡的过程;从生物学角度,美国着名经济学家阿尔文·汉森把社会视为有机世界,认为增长之后必然紧跟着停滞和衰亡。这种观点包含两种不同的解释,其一是根据人口的日益增长和自然资源的耗竭,说明社会停滞不可避免。
其二是根据资本主义演进的历史,即由自由竞争进入垄断阶段,而又由垄断阶段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说明资本主义逐渐地走向停滞。
从阶级社会发展的角度,马克思认为,由于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和内在的不可克服的社会矛盾,资本主义迟早要进入停滞和崩溃阶段。
现代经济学家则根据有效需求不足来解释停滞。
凯恩斯认为,随着国民收入增长,消费支出相对减少,储蓄增加,而引诱投资增加的动机又趋于衰竭,因此,经济导致大规模失业,以致陷入停滞。卡莱斯基则认为,资本主义的垄断结构导致生产能力过剩、抑制投资,经济缺乏创新的机会和动力,停滞局面将不可避免。
有的经济学家则认为,当实际产量保持不变或收入保持不变,或者下降,或者虽然增长但大大低于潜在的增长速度时,就意味经济处于停滞状态。因此,根据经济周期理论,一般不是把停滞视为资本主义不可避免的最终命运,而是把它视为经济体制运行中的一种状态。
上一篇:经济周期的货币因素论
下一篇:新古典增长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