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尝 品 味 品味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天津人民出版社《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第353页(855字)
品尝pǐncháng 品pìn 味wēi 品味pǐnwèi
动词。
表示尝试(滋味)和仔细辨别它的好坏高低;常可用于比喻
“品尝”强调尝试。例如:“贺龙将军对战士体贴入微,他经常到连队食堂品尝饭菜的咸淡”(《人民日报》,1979.6.11);“今天晚上,中国宇航学会举行宴会,请美国客人品尝北京烤鸭”(《解放军报》,1982.12.4);“还不免有意无意的咀嚼一番,品尝那远远胜过橄榄的回味”(李霁野:《似曾相识的杜鹃花》);“但她却与你一同品尝了这人世的艰辛”(《光明日报〉,1979.11.14)。
“品”强调辨别好坏高低,作出评价。
例如:“这次去惠山吃茶却决心要仔细地、慢慢地、小口小口地、运用舌尖品着滋味吃”(姚雪垠:《惠泉吃茶记》);“古时……人们尚且把惠泉的水运到几百里外泡茶吃,可见这水的名贵,我怎么能够不仔细地品品滋味”(同上);“他的为人怎么样,从这件事,你不是可以品出来吗”。
“味”强调感受和辨别味道;是文言词,有浓厚的书面语色彩。现代书面语里也很少用;一般须同“细”“深”“久”等词搭配,受这些词的修饰;不能重叠。
例如:“南方这种作菜肴的瓜,虽有“苦瓜”之名,其实只须烹调得当,细味会感觉甘香满口”;“‘祖母爱我,’当然不是爱夫妇底民族所能深味”(许地山选集》)。
“品味”兼有“品”和“味”的意思;较常比喻地用于意义、生活。
例如:“我倒了一杯茶,看见茶色很淡,也闻不到香味,呷了一小口含在嘴里,用舌尖慢慢品味”(姚雪垠:《惠泉吃茶记》):“他更注重给人以暗示,让人品味其中的含义”(《文学评论》,1979,4);“有些诗篇不是一下子就懂透了的,这需要咀嚼、琢磨、品味”(臧克家:《诗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