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 抵 达 到达 抵达 至

书籍: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更新时间:2018-09-14 14:59:34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天津人民出版社《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第96页(1370字)

到dào82、97、613抵dǐ603达dá82 到达dàodá 抵达dǐdá 至zhì82

动词。

表示(人或事物)自某处来而进某一地点或目的地之境。

“到”强调进入某个地点境域;适用于口语和俗白文字,有口语色彩,很常用。

例如:“他认识一位连长,到防地不过两个月,弄了四个‘屋里人’”(《吴组缃小说散文集》);“评判员报告着最后十分钟……仿佛在说:决胜负的最后时间到了!”(《方纪小说集》);“我们的部队没有到过那里,如果到了,也不知他们什么态度”(曲波:《桥隆飙》);“一到周家,按此间风俗,拜了年,就象到了家”(《光明日报》,1982.5.17)。

“抵”和“达”都强调进入目的地;是文言词,有书面语色彩,口语里一般不用。

“抵”含有“接触上”的意味,比较具体;“达”含有“进入终点”的意味,常受“直”的修饰。例如:“毛主席飞抵重庆!山城顿时沸腾起来”(臧克家:《与生活》);“一九〇五年七月,孙中山抵东京”(《光明日报》,1982.5.24);“每当解放区派出一人,我都为他们的一路安全耽心,至知道安抵为止”(韦君宜:《洗礼》);“行程只剩七百公里,明晨即达北京”;“从白河上行的小船,春水发时可以直达川属的秀山”(沈从文:《边城》);“当时望舒和我从香港同乘一艘货船(冒充押货员)到塘沽登陆,坐火车直达北京”(卞之琳:《戴望舒诗集·序》)。

“到达”大体兼合“到”和“达”的意思;强调经过一段历程,并不一定有“达”的“进入终点”的意味;使用范围较广,除用于人的长途往返、车船等的运行之外,还可以用于社会制度的演进等抽象事物;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例如:“这当儿,的士到达一个修理工程处”(阮朗:《香港风情》);“他们在正午时分,又到达了一个村庄”(端木蕻良:《大江》);“火车晚上十点五分准时到达长沙”;“社会主义社会虽然是一个长期的社会形态,但是毕竟为共产主义社会创造条件,人类总有一天可以到达共产主义”。

“抵达”兼合“抵”和“达”的意思,强调经过一段历程;是一般书面语用词,有书面语色彩。

例如:“有一个华侨甚至特地缝了一件缀上了五角星的衣服,在抵达边境时披到身上”(秦牧:《长河浪花集》);“为时一月余,徒步千里,终于一九四二年八月十四日抵达了战时首都——山城重庆”(臧克家:《诗与生活》);“我真能抵达那令人向往的甘泉吗?”(《十月》,1982,2)。

“至”和“到”意思一致;是文言词,有较浓厚的书面语色彩,口语里不用。例如:“我在北平当小职员时,曾经买过两丈花布,直接寄至她家”(孙犁:《亡人逸事》);“事已至此,只好就事论事”(杜鹏程:《保卫延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北京晚报》,1983.3.14)。

“达”在表示通往的意思时(如说:“此地水陆两路可达本省各重要城市”),和本组其他词没有同义关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