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的社会-心理特征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农业出版社《苏联农业经济学词典》第322页(1930字)
社会主义劳动集体的集体意识方面的品质的总和。
决定集体社会-心理特征的因素是:该社会-经济结构的生产关系、社会-经济本质、该社会的社会结构和政治上层建筑、以及社会分工制度的总和。
社会主义劳动集体最典型的社会-心理特征包括:
行动的一致性。这是由劳动的集体性质所决定的,是由劳动的社会联合的内容,即所有个人的工作职能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相互关联所决定的。由于行动的一致性,使全体成员能在生产过程中得以互相支持。
行为的目的性。这是由实现所提出的目标的集体意志所决定的,是由劳动集体全体成员利益的共同性所决定的。
明确性。可以使人们认识到集体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个人在集体的劳动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自己劳动的社会意义。使人们认识到集体面临的任务、该项任务在实现劳动活动最终结果方面的作用,对提高劳动积极性和发挥劳动者的主动性所产生的有利影响。
竞赛性。这是由集体劳动、渴望取得最好结果,以及活动结果的公开性和可比性产生的。
对劳动结果、劳动内容和乐趣的关心。
集体主义与协作精神。这是由劳动的合作性质、生产利益的共同性、对劳动结果的集体关心所产生的。
相互帮助。其基础是单个个人之间在合作劳动过程中稳定的生产上的相互联系,并借以达到面临的目标方面利益的共同性。
集体管理制。,这是由目的的共同性和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共同寻找最佳方案的愿望产生的。
责任心。借以确定每个人在集体劳动中的地位以及在实现共同努力中的重要作用,以便促使每个人都能更好地完成面临的任务。
主动性和积极性。具备这种精神,既能取得很高的生产结果,又能鼓舞人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寻求解决面临任务的途径和方法。
解决生产问题的独立性。这有助于发挥集体业务-经营方面的主动性。
自我监督。这是对取得生产结果的集体责任心所决定的,其前提是对劳动活动、完成工作的质量进行相互检查,等。
节约。既有经济意义,又有社会意义;节约成为提高劳动者的福利补充潜力和来源,同时能加强勤奋的主人翁的感情。
正因为如此,劳动者在挖掘和利用生产潜力方面,在国民经济中坚持厉行节约方面,可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
原则性。力求对人、对人的作用和表现等作出客观评价。
平等。
其基础是对生产资料的同等关系,并根据劳动分工与合作的原则,集体对生产活动的结果作出贡献。
纪律性。
这不仅是由社会意识水平决定的,而且是由集体的所有成员必须一致行动决定的,由大家服从统一的劳动步调决定的。
自尊心,职业自豪感。
这是自觉文明的结果,是精通职业的结果,是意识到自己在作为自由生产者的联合体的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结果。
社会利益的稳定性。
这是由作为社会细胞的个人和作为社会基层组织的集体的作用中产生的。
职业准备程度。
即一个集体根据自己的技术水平完成面临的生产任务的能力。
非生产利益的一致性。
这是由生产活动之外的交往、个人普通教育的程度及其文化需求等所决定的。
意志冲动方面的品质(克制、易动感情,等等)。
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组成一个集体的个人的气质决定的,由他们的心理活动特点决定的,通常,该集体成员中占优势的情感类型,是其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社会主义劳动集体的社会-心理特征,有助于在这些集体的管理活动中,充分利用列宁主义的心生集中制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