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丘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1页(1445字)
【生卒】:前551—479
【介绍】:
我国古代着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者。祖先是宋国贵族,到他出生时,家世已没落。幼年“贫且贱”,及长,做过“委吏”(管理仓库)和“乘田”(管畜牧)等小官。
他好学,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
后聚徒讲学,从事政治活动。五十岁时,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并做过短期的代理宰相。后来又周游宋、卫、陈、蔡、齐、楚等国,自称“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但终未见用。晚年致力于教育和古籍文献整理工作。
他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相传其弟子先后有三千人,其中贤者七十余人。他整理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着作。他的思想言行见于他的弟子记录、整理的《论语》一书,传见《史记·孔子世家》。清人孙星衍辑有《孔子集语》,将各家有关孔子的言论、行事集辑颇完备。
孔子的文艺思想在我国古代文艺理论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非常重视文艺,教导弟子必须学习“诗”和“乐”,认为“不能诗,于礼谬;不能乐,于礼素”(《礼记·仲尼燕居》),“不学诗,无以言”(《论语·泰伯》,以下只注篇名),“汝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阳货》)他把“文”列为“四教”之首位:“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又把“诗”和他的政治学说的核心“礼”并列,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并从道德修养、言辞应对等多方面说明了学习文艺的重要意义。他强调文艺的社会作用,指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全面说明文艺具有美感作用、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
发挥“兴观群怨”的作用最终目的是为“事父”、“事君”,即为礼教政治服务,揭示了文艺和政治的密切关系。孔子主张中和之美,要求“思无邪”,提倡“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表现欢乐和悲哀的感情应该适度,不能过分,因而对不符合这一要求的率直、粗犷的郑卫新乐采取轻视、排斥的态度,认为“郑声淫”,主张“放郑声”,这是孔子哲学思想中庸之道在文艺思想上的反映,这一主张导致了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的建立。
孔子对文艺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明确深刻的认识。他重视文艺的内容,又不忽视形式。
他强调内容决定形式,质决定文,又主张文质兼备,内容和形式统一。他强调“思无邪”,就是重视文艺的思想内容。他提出“辞达而已矣”,从语气看,是反对华丽的词藻,主张词是用来抒情达意,表现内容的。但他反对的只是缺乏内容的浮词艳藻,并不忽视形式。
他提出:“文,犹质也;质,犹文也。”(《颜渊》)“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又说:“情欲信,辞欲巧”(《礼记·表记》),都是主张文质并茂,形式和内容完美结合。他赞美《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而对《武》提出批评:“尽美矣,未尽善也”,就是认为《韶》的内容是“尽善”而形式是“尽美”的。达到了“文质彬彬”的标准,所以是最好的作品;《武》虽然形式上是“尽美”的,但内容“未尽善”,不是“文质彬彬”,因而逊于《韶》。
这虽是谈乐,却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孔子评价文艺作品的标准。孔子的文艺思想对我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建立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后代文论产生了长远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