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海诗话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09:53:25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232页(649字)

宋吴可着,一卷。

清人丁福保辑《历代话续编》收录《藏海诗话》,提要说:“其论诗喜作不了之语,如禅家机锋,颇嫌其有心作态。然及见元祐旧人,学问有所授受,技论亦多有深解。

”吴可论诗,受苏轼影响,提倡以禅喻诗,魏庆之《诗人玉屑》收录吴可《学诗》诗三首,其一有”学诗浑似学参禅”之语。《诗话》提出,作诗应“以意为主,辅之以华丽”的主张,批评晚唐诗“失之太巧,只务外华,而气弱格卑。”气格与意有关,意指思想内容。外华则指语言形式。“凡诗切对求工必气弱,宁对不工,不可使气弱”,具有重视思想内容,反对过分追求文字对偶工丽的倾向。《诗话》提出学诗的途径应以杜甫为主,兼取诸家之长,既富于变化,又自成一家。

如说:“学诗当以杜为体,以苏、黄为用,……盖杜之妙处藏于内,苏、黄之妙发于外”。“看诗且以数家为率,以杜为正经,余为兼经也。如小杜、韦苏州、王维、太白、退之、子厚、坡、谷四学士之类也。如贯穿出入诸家之诗,与诸体具化,便自成一家,而诸体具备。

若自守一家,则无变态,虽千百首皆一体也。”《诗话》提倡自然、含蓄的风格,所谓“外枯中膏,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这正是苏轼所讲的“枯淡”的艺术特点。《诗话》认为,这种风格的形成是诗歌创作趋向成熟阶段的标志。“凡文章先华丽而后平淡,如四时之序,方春则华丽,夏则茂实,秋冬则收敛。若外枯中膏者是也。盖华丽茂实,已在其中矣。

”杜甫的创作正是如此:“方少则华丽,年加长渐入平淡也。”《藏海诗话》对诗歌的艺术特点,确有较深的理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