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七子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10:03:11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304页(589字)

指汉末建安时期作家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和刘桢。

因曹丕曾以此七人并举而得名:“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阳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亦良难矣。”(《典论·论文》)七子中,孔融年辈较长,政治态度与其他人不同,和曹操有矛盾,终于被杀。

王粲等人则都依附曹操。创作成就最高的是王粲、刘桢。三曹加上七子的文学创作,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是我国歌发展史上一个光辉的起点。这些作家处在重大社会变革时期,亲身经历社会动乱,接触了遭受严重破坏的社会实际,而且当时社会思想解放,作家的个性得以自由发展,因而他们的诗歌都表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就是“慷慨任气”。

刘勰在《文心雕·时序》篇明确指出这个特征是:“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在《明诗》篇也说:“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造怀指事,不求纤密之巧;驱辞逐貌,唯取昭晰之能。”钟嵘赞扬这种特色为“建安风力”。这充分说明七子的创作在我国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上都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七子之中应玚着有《文质论》,徐干着有《中论》一书。

其他人的文艺思想无史料可查。此七人都同居邺中,故又称“邺中七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