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远哲

书籍:二十世纪世界名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0 17:10:38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辽宁人民出版社《二十世纪世界名人辞典》第598页(663字)

【生卒】:1936—

【介绍】:

美籍华裔物理化学家,由于他对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的突出贡献,与他人分享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

出生于中国台湾省新竹市。1955年就读于台湾大学化学系。

毕业后进台湾清华大学原子分子科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62年赴美国就读于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

1965年取得博士学位。1966年到哈佛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

1968年后,他担任芝加哥大学化学系副教授、研究员、教授。1974年他返回加州大学(伯克利),担任化学教授和劳伦斯实验室的主要研究员。

1979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李远哲主要从事微观反应动力学研究,在气态化学动力学、分子束及辐射化学方面贡献卓着。分子束方法是60年代初出现的一门新技术。交叉分子束方法当时只适用于碱金属的反应,1967年李远哲与他的指导教师D.R.赫休巴赫一起,把它发展为一种研究化学反应的通用工具。

在此后的十余年中,李远哲又将这项技术不断改进和创新,用于研究较大分子的重要反应。他设计的“分子束碰撞器”和“离子束碰撞器”已能分析各种化学反应的每一阶段的具体过程,使人们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化学反应所出现的各种状态,为人工控制化学反应的方向和过程提供了前景。

他于1986年3月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章,4月获美国化学会颁发的彼得·第拜奖,12月与哈佛大学教授赫休巴赫、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约翰·波拉尼共获诺贝尔化学奖。

上一篇:李四光 下一篇:李约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