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质

书籍:思想政治工作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0 18:51:24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天津人民出版社《思想政治工作大辞典》第214页(486字)

个性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标志人与人之间心理差别的显着特征之一。气质是表现在人的情感、认知和言语活动中的高度稳定的动力特征,也就是人们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特点,它使人的心理活动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关于人的气质差异问题,古代许多学者都注意到了。中国孔子曾把人分为狂、狷、中行三类。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特进行过开创性研究。他最先提出四种气质学说,即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

希波克拉特的这种分类是缺乏科学根据的,但它却与现实生活中人们心理行为的不同类别大体吻合,因此,他划分的气质类型历来被许多学者所采用,一直沿用至今。第一个对气质的生理机制作了较为科学的解释的是巴甫洛夫。

他认为,直接决定气质特征的生理机制是大脑的高级神经活动,人们所以具有不同的气质特征,就是由于他们的神经型彼此不同。

气质具有天赋性,同时又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因此,无论是什么气质类型的人,都可以经过努力抑制或克服自己心理过程的弱点,养成优良的心理素质。但无论人的气质如何变化,其原有的气质特征都会留下或深或浅的印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