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天津人民出版社《思想政治工作大辞典》第271页(706字)
【生卒】:1879—1953
【介绍】:
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前苏联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
出身于俄国梯弗里斯省(今格鲁吉亚)哥里城一农民家庭。原姓朱加施维里。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活动。1898年正式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翌年因参加革命活动被开除学籍,成为职业革命家,先后在梯弗里斯、南高加索、彼得堡等地开展革命活动,创办和主持《斗争报》、《新生活报》、《新时代报》等刊物,传播马克思主义。1901-1917年先后7次被捕,6次被流放,其中5次逃出,继续战斗。
1917年在党的第七次代表会议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参与十月革命的领导工作。十月革命胜利后先后任民族事务人民委员、国家监察部人民委员。1922年4月当选为党中央总书记。1925年在党的十四大上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总路线。1926年发表《论列宁主义的几个问题》,论证了苏联在资本主义包围下建成社会主义的意义、道路和方法。1927年在党的十五大上提出实现农业集体化和用新技术改造农业的计划。
1934年在党的十七大上全面分析了1929-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预见了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前景。1936年11月在全苏苏维埃第八次非常代表大会上提出苏联宪法,宣布苏联已基本实现社会主义。
1941年5月任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随后任最高军事领导人,领导卫国战争取得胜利。1946年3月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
1952年发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虽然犯过重大错误,但功绩和贡献还是主要的。
1953年3月5日病逝。着作被收入《斯大林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