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北京大学出版社《古汉语虚词词典》第426页(814字)
介词
介绍动作的途径、凭借、条件、时机、原因等。
义即“通过”、“凭借”、“根据”、“趁”、“因为”等。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负荆:身背荆杖,表示愿受杖。因:通过。
②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利导之:向有利的方向引导他。④吴子欲因楚丧而伐之。
(《左传·昭公二十七年》)⑤后绥为太学博士,因事见谢公。(《世说新语·方正》)副词
一、用于谓语前,表示原有情况或动作行为的持续。
义即“仍”。①公见人被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柳河东集·段太尉逸事状》)——因恬然:仍旧泰然自若。
②帝虽悟,因笑曰:“公醉邪?”(《世说新语·规箴》)——帝虽悟:晋武帝虽然明白了王瓘的意思。
二、表示后事是承接前事发生的。义即“就”、“于是”。
①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陶渊明集·五柳先生传》)——因以为号焉:就把五柳作为自己的号了。②母王夫人在壁后听之,再遣信令还。
而太傅留之,王夫人因自出。(《世说新语·文学》)——句义:〔东阳的〕母亲王夫人在壁后听他们还在谈话,又派人去叫东阳回来。
可是太傅挽留他,于是王夫人亲自出面了。连词
用于因果复句的前一分句,表示原因。义即“由于”、“因为”。①因不忍见也,故于是复请至于陈而葬原仲也。
(《公羊传·庄公二十七年》)——句义:由于不忍看〔他们的淫乱行为〕,所以在这时再次请求到陈国参加原仲的葬礼。②祥符中,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梦溪笔谈·杂志一》)——方有人见之:才有人看到雁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