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典故大辞典

萑苻之盗

书籍:中国典故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1 22:24:47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北京燕山出版社《中国典故大辞典》第277页(339字)

左传·昭公二十年》:“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萑,音huān)。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

盗少止。”晋·杜预注:“萑苻,泽名。于泽中劫人。”

萑苻泽为春秋时郑国之地。

周景王二十三年(公元前550年),郑国发生了奴隶起义,大批奴隶进入萑苻之泽。郑执政者子太叔率兵镇压,起义者英勇抵抗,全部壮烈牺牲。

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将此次起义冠以恶名,称之为“盗”。后遂以“萑苻”指代强盗。

唐·李商隐《有感二首》其一:“何成奏云物,直是灭萑苻。”此以“萑苻”比“甘露事变”,宦官仇士良率兵追杀,犹如捕盗一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