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制度
书籍:新中国建设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2-04 01:15:00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新中国建设大辞典》第15页(637字)
依靠法律和国家劳动政策规定的有关工资水平、工资标准、工资形式、转正定级、升级、工资支付等项办法的总称。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制度,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础上,由雇主剥削雇佣工人剩余价值的制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工资制度,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在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扣除以后,主要是依照按劳分配原则,在劳动者之间分配个人消费品的一种劳动报酬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固定工资制。职工参加工作,按照学历、工种进入第一工资等级,以后随工龄、职务的变化而按期增加工资。工资标准由国家制定,职工的升级由国家统一安排。企业工资总额与企业经济效益不直接挂钩,职工的工资也与其所创造的劳动价值无关系。
这严重造成了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弊端。1978年以来,随着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我国开始进行工资制度的改革。改革的基本方向是:使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密切挂钩,使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同本人肩负的责任和劳绩密切联系起来,要扩大工资差距,拉开档次,以充分体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充分体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充分体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繁重劳动与非繁重劳动之间的差别。国家对企业工资实行分级管理(国家管工资总额增长幅度,企业决定工资形式、奖金分配形式),对工资、奖金突破限额的企业开征工资调节税和奖金税,强化消费基金的宏观控制。
上一篇:工段
下一篇:新中国建设大辞典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