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生盐化作用
书籍:农业大词典
更新时间:2018-12-08 22:51:36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业大词典》第234页(431字)
由于人为活动引起非盐化土壤中易溶盐积累的作用。
常产生于较干旱的地区,人为造成地下水位上升到临界深度以上,致使含盐地下水由土壤毛管孔隙上升移动,可到达土壤表层而积盐。次生盐化的途径主要有:①农田的灌溉、排水设施不配套,灌溉方式不当。如有灌无排,灌排渠系不分,渠道渗漏,大水漫灌等,引起地下水位上升,含盐地下水向土壤上层运移,造成次生盐化。
②水旱田插花分布,水田长期淹水引起周围旱地的地下水位抬升,盐分随水上行而使土壤积盐。
③平原水库高水位蓄水,如不建造截渗设施,会引起附近土地的地下水位升高,也招致土壤次生盐化。因此,土壤次生盐化主要发生在半湿润、半干旱及干旱地区的灌区。
在地下水矿化度较高和排水不畅的条件下,表层积盐较多,危害作物生长。在土壤利用中必须把地下水位控制在临界深度以下,才能避免土壤次生盐化的产生。合理布局水利工程,灌排结合,规划土地利用和作物布局,改进耕作方式,减少地面蒸发,便可防止土壤次生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