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社会党

书籍:中国现代社团辞典1919-1949 更新时间:2018-09-19 04:12:51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国现代社团辞典1919-1949》第269页(1044字)

简称“国社党”。

资产阶级的右翼政党。1934年10月在上海成立。发起人为再生社的张君劢、张东荪、罗隆基等。

政纲的核心是国家社会主义,理论基础是绝对的爱国主义和渐进的社会主义,主要内容有:在国家民族方面,主张国家民族本位,反对阶级斗争;在政治方面,以民主政治为根本原则,建立一种合乎国情,合乎民主政治精神,既可打破多党纷争,又能防止一党专制的政治制度;在经济上,主张实行国家主义,把国家主义的要素加入中国的经济中,使国营经济、私营经济、合作经济有一个相当的比例,在统一计划下进行;文化教育方面,主张弘扬民族文化,普及国民教育。组织系统分中央部、支部、分部三级。最高权力机构为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闭会后,为中央部总务委员会,设总秘书一人,执行总务委员会的决议。下设文书、财政、组织、宣传四处及纠察、政务研究两个委员会。政务研究委员会又设政法、军事、外交、经济、文化五组。在北平、山东、上海、汉口、天津、南京、云南、香港、安徽、浙江、广东、广西、重庆等地设立支部,在重要市镇或海外各埠设有特派员。

总秘书为张君劢。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央部曾迁重庆,抗战胜利后,又迁回上海。该党成立后,为扩充组织,培养干部,曾在广东创立学海书院,在云南大理办有民族文化书院。

抗日战争前,与北方军阀势力勾结在一起。“七七事变”后,转而赞成国民党政府抗战。在国共争端中,成为国民党攻击共产党的帮凶。1938年12月10日,张君劢在《致毛泽东先生一封公开信》中,叫嚣要共产党把军队交给蒋介石,取消特区,暂时放弃克思主义。

1941年3月,参与发起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为政团同盟之右翼。1946年1月,参加过旧政协会议,主张走第三条道路。

成员多为张君劢、张东荪的学生,信仰国家社会主义的教育界、学术界人士及研究系的残余分子、失意军人政客、封建余孽等。初期,拥有社员三百余人,最多时近千人。

重要成员为张君劢、张东荪、罗隆基、汤铭、诸青来、钱九盛等。该党成立后,以再生社于1932年5月20日在北平创立的《再生》作为自己的机关刊物。另创《民宪》杂志和《国家社会报》。《再生》初为月刊,1937年3月改为半月刊。

抗战时迁汉口和重庆出版,并于1940年改为旬刊。1946年迁至上海后,又改为周刊。至1949年,同时有上海和广州两版。

同年4月,停刊。

该党标榜的国家社会主义只能是社会改良主义,其实质是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1946年8月,与海外伍宪子领导的民主宪政党合并成中国民主社会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