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国现代社团辞典1919-1949》第352页(811字)
五四运动后北京大学以研究马克思主义为主的进步团体。
由李大钊倡导,邓中夏、高尚德、何孟雄、黄日葵、范鸿劼、朱务善、罗章龙、刘仁静等19人发起,于1920年3月秘密成立。几个月后发展到60余人。其中很多人是早期的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1921年11月17日在《北京大学日刊》登载《发起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启事》,正式公开活动。
启事公布了规约,宣告“以研究关于马克思派的着述为目的”;研究的方法为四种:搜集关于马氏学说的德、英、法、日、中文各种版本,开“讨论会”,办“讲演会”,“编译、刊印《马克思全集》和其他有关的论文”。该会规定“对于马克思学说研究有兴味的和愿意研究马氏学说的人,都可以做本会底会员”。
研究会成立了三个特别研究组和十一个固定研究组,除专门研究马克思学说外,还研究国内外重大问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各派社会主义,并组织专题讨论会、定期讲演会。研究会最富于战斗性的活动是辩论会,曾组织题为“社会主义是否适宜中国”的专题辩论,聘请李大钊为评判员。
该会还集资建立了共产主义图书室,从各方面搜集马列主义着作,并通过共产国际代表和苏俄驻华使馆,收藏共产国际出版的英、德、日、法等文字的书籍,书报杂志达数百种之多,为当时所少见。
该会活动内容,除经常性的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对青年进行政治教育外,同时还参加一些政治、社会活动。
先后组织了纪念马克思诞辰104周年和纪念李卜克内西、卢森堡牺牲4周年的大会;对1922年开滦煤矿工人为反对外国资本家而举行的罢工,进行了募捐。该会存在时间较长,从1921年到1926年,在《北京大学日刊》上都有它的各种《通告》和启事。
该会何时解散,尚无确切定论。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在提高革命知识分子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水平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该会在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成为党直接领导下的社团之一,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