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006885 中国陶瓷·广西陶瓷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国图书大辞典:1949-1992第11册历史地理(下)》第844页(610字)

韦仁义等编着。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3月版。2万字。238幅图。收集新石器时期至清朝85件陶瓷器皿,近代、现代153件陶瓷器。

并附有南宋的广西永福县坪子窑址和北宋的广西永福县田岭窑址瓷片堆积层外景。广西是壮族聚居的地方,考古发现有原始陶器,以手制的绳纹夹砂粗陶和绳纹夹砂陶为主,轮制的划纹、印纹泥质红陶和灰陶少量。器形有侈口、圜底的釜、罐、三足罐和罍等。造型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商、周时期的几何印纹陶是古代越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地区的“几何印纹陶”出现于全州卢家桥、富川鲤山、平南石脚山等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中,秦汉陶瓷中有早期青瓷,这些器物胎质坚致,呈灰白色,釉薄,青中泛黄,器型有杯、碗、钵、罐,还有象征庄园经济生活的井、灶、仓、楼以及家禽模型,造型栩栩如生。到三国、两晋、北朝、隋、唐,广西又生产出重要的青瓷器皿,如贵县出土的青瓷首壶、四耳罐盘壶等,胎质坚细,呈灰白色,釉肥厚,莹润光亮,青中泛黄,开细片纹。东晋以后,青瓷的质量更为高超,青白瓷的出现是广西瓷业的一大特点。从过去的单色釉发展到烧制青、青绿、褐、黑、玳瑕、月白、天蓝等多种色釉。

成功地掌握了还原气氛,制成了“白如玉,薄如纸”的青白瓷。元明清时期广西陶瓷业没有起色,直至咸丰年间钦州的陶瓷业者利用本地所产的原料仿制宜兴陶器,别开生面,博得人们的喜爱。本书详述了广西陶瓷业的发展过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