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文蔚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河北人民出版社《民国人物大辞典上》第964页(1187字)

【生卒】:1876—1947

【介绍】:

字烈武,安徽寿县人,1876年(清光绪二年)生。

1885年至1890年,在乡间读《山海经》、《尔雅》及《四子书》等。1897年,考取秀才

1898年,与孙毓筠等在寿县创办閲书报社及天足会。1899年,就读皖省求是学堂,未几退学。

1900年,与赵声等在南京组织强国会,谋反清抗外侮,事泄,入安徽武备学堂充学兵。1905年,在芜湖任安徽公学教员,与陈独秀等成立岳王会,任南京分会会长;9月,应南京防营第二十三标二营管带赵声之邀,任该营前队队官。1906年,加入中国同盟会;秋,升任南京防营第二十三标管带;同年底,因与孙毓筠等拟炸两江总督端方,事败,走东北,投吉林胡殿甲吉强军。1907年,任吉强军文帮带兼步队总教习;8月,吴禄贞帮办吉林边务,被举荐为二等参谋。1908年5月,吴禄贞任新军第一镇镇统,委任为哈尔滨屯垦营管带。1909年,任奉天督练公所参谋处二等参谋。1911年夏,与冯麟阁、蓝天蔚等计划在东北起义。武昌起义爆发,乃经上海至秣陵关,联络第九镇新军攻南京。

南京光复后,于11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兼北伐联军总指挥。1912年,署安徽都督兼民政长;7月,任安徽都督;9月,任安徽省参议院议员选举监督暨衆议员选举总监督。1913年6月,被袁世凯调任为陕甘筹边使;7月,安徽宣布独立;同月,在南京被举为临淮关总司令,安徽省讨袁军总司令。失败后走日本。

1914年,加入中华革命党。1915年,赴南洋组织水利促成社,筹募军资;年底返国。

次年,回皖联络旧部组织救党护国军。1917年1月,任为烈威将军。

1918年,任靖国军川鄂联军前敌总指挥。

1920年,改任鄂西靖国军总司令。

1922年5月,任长江上游招讨使。1924年1月,任北伐讨贼军第二军军长;同月,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10月北伐,第二军改编为建国第二军,仍任军长。

1925年12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河南军校校长。1926年1月,当选为国民党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8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三军军长,参加北伐。1927年3月,任武汉国民政府委员会委员;7月,任安徽省政府委员。

1928年2月,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和国民政府委员;同月,辞第三十三军长职,改任北路宣慰使。1930年,任国民政府委员。1931年12月,国民党四届一中全会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同年12月,任国民政府委员。

1935年11月,当选为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赴四川。

1943年10月,任国民政府委员。

1945年5月,当选为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抗战胜利后,1947年2月,辞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和国民政府委员等职;同年4月26日,病逝于上海。终年71岁。

着有《五十年革命大事》。

上一篇:柏堃 下一篇:柏惠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