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蒿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中册》第1225页(784字)
中药名。
出《本草纲目》。别名:臭蒿,香丝草,苦蒿,黄香蒿。为菊科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的全草。一年生草本,主达1.5米,全体近于无毛。干燥全草,长约60~100厘米。茎圆柱形,表面浅棕色或灰棕色,有纵向棱线,质硬,折断面粗糙,中央有白色的髓。
嫩枝具多数叶片,质脆,易碎裂。带果穗或花序的枝,叶片多已脱落,花序仅残存小球状棕黄色的苞片,如鱼子,质脆易碎。有特异香气,味苦,有清凉感。以色黄绿、气香、无杂质者为佳。
《本草纲目》:“辛苦,凉,无毒。”清热解疟,驱风止痒。
治伤暑,疟疾,潮热,小儿惊风,热泻,恶疮疥癣。煎汤,3~9克。外用,捣敷。
①治结核潮热,盗汗,消化不良:黄花蒿6~12克。
水煎服。②治疥癣,皮肤湿痒:黄花蒿煎水洗。
上二方出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③治暑热发痧,胸闷腹痛:鲜黄花蒿嫩叶15~30克或种子15克。煎服。④治疟疾,间歇热:黄花蒿9~15克。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⑤治小儿热泻:黄花蒿、凤尾草、马齿苋各6克。
水煎服。⑥治流火(淋巴管炎):黄花蒿、牡荆叶各60克,威灵仙15克。水煎服(《江西草药》)。⑦治蛇咬伤:新鲜苦蒿30克,捣烂,外敷伤口(《贵州民间方药集》)。
风干植物含水分9.7,乙醚可溶物5.6,水可溶物26.6,乙醇可溶物0.8,半纤维素11.6,纤维素8.5,木质素9.6,蛋白质9.3,灰分10.1,鞣质类2.4%。风干植物经水汽蒸馏,得带微绿有佳香的精油,精油含量开花期为最高,新鲜植物比久藏植物含量高。精油成分中含酮类物质,主要为蛔蒿酮,L-樟脑,乙酸蛔蒿醇酯,蒎烯;另有报导含蒎烯、莰烯、毕澄茄烯或杜松油烯、石竹烯、枯醛、酮类、苯酚、丁酸、乙酸苄酯、石竹烯氧化物。地上部分含东莨菪素东莨菪甙。从印度产的黄花蒿,曾分离出假山道年和k-山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