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道出血
书籍:中医辞海上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上册》第110页(310字)
儿科病证名。
又名九窍出血。指小儿眼鼻、耳、口及前后二阴出血。见《证治准绳·幼科》。也称大衄。
多因乳母喜食辛辣之物,流于乳络,儿食之后,停滞不散,郁蒸于内,或因护养过暖,积温成热,热极则涌泄;亦有气虚而邪热乘袭,则血不得循流络脉,浮出诸经,也生失血之证。临床九窍出血不多同时并见,以鼻、齿、肌肤出血多见。《张氏医通·诸血门》指出:“是证非中毒即跌扑受伤。中毒者,用生羊血法;受伤者,观其人不发热,尚能饮食者,频灌童便。
无故发生九窍出血者,肝肾疲极,五脏内崩也。”各种出血,除对证治疗外,在出血时,急当止血为要,或予输血以防止气随血脱。对证治疗时,不可用药太过以防伤其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