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儿鼻塞
书籍:中医辞海上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上册》第521页(532字)
儿科病证名。
指小儿鼻腔不通的病证,为儿童多见病。一般轻型的鼻塞,大多由于伤风鼻塞反复发作,脓涕长期壅塞所致,顽固性鼻塞,有痰火和血瘀为病。《证治汇补》:“不待外感,时常鼻塞干燥者,肺有痰火也。”轻型的鼻塞,主要为间歇性或交替性,夏季减轻或消失,冬季严重,涕多,呈半透明粘液状,间或脓性者,常流淌不止,嗅觉减退,治宜疏风祛邪,宣肺通窍,方用葱豉汤、银翘散加减应用。
顽固型痰火证则可见鼻塞无歇,涕多黄稠或粘白,嗅觉迟钝,语言不扬,咳嗽痰多,耳鸣失聪,舌偏红,苔腻,治宜清痰泻火,方用青州白丸子加昆布、海藻、白芥子。血瘀证可见鼻甲肿大,色暗红,呈桑椹样,鼻塞涕多,嗅觉迟钝,舌质红有瘀点,治宜调和气血,行滞化瘀,方用通窍活血汤加减。可用苏叶10克,白茅根15克,水煎服,治小儿鼻塞。可取红花10克,桃仁10克,角针3克,加水煎开。用牛皮纸做一漏斗形,大口在下,覆盖药杯上面,小口在上,罩在鼻子上,用力吸入蒸气,每日1~2次,每次10分钟。还可针刺合谷、迎香、上星,每次留针5分钟,隔日1次,5次为1疗程。现代用5%当归注射液1毫升,加入少量0.5%普鲁卡因,用小号注射针头在迎香穴注射0.5毫升,每日1次,7次为1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