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细辛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第2841页(1242字)
【名称出处】:《云南中草药选》
【概况】:
异名 水晶花(江苏、江西),四对草(福建),银线草(江西),四块瓦(江苏、湖南、广西)。
基源 为金粟兰科金粟兰属丝穗金惠兰的全草。
原植物 丝穗金粟兰Chloranthus fortunei(A.Gray)Solms.(Tricercandra fortunei A.Gray)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5~40cm,全部无毛;根状茎粗短,密生多数细长须根。
茎直立,单生或数个丛生,下部节上对生2片鳞状叶。叶对生,通常4片生于茎上部,宽椭圆形或倒卵形,长9~11cm,宽3~7cm,顶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边缘有圆锯齿或粗锯齿,齿尖有1腺体,近基部全缘,嫩叶背面密生细小腺点,但老叶不明显;侧脉4~6对,网脉明显;叶柄长1~1.5cm;鳞叶三角形;托叶条裂成钻形。穗花序单一,由茎顶抽出,连总花梗长4~6cm,苞片倒卵形,通常2~3齿裂;花白色,有香气;雄蕊3,药隔基部合生,着生于子房上部外侧,中央药隔具1~2室的花药,两侧药隔各具1个1室的花药,药隔伸长成丝状,长1~1.9cm,药室在药隔的基部。核果球形,淡黄绿色,有纵条纹,长约3mm,近无柄。花期4~5月,果期5~6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20卷.第1分册.89页.图版27∶9~13)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70~340m山坡或低山林下荫湿处和山沟草丛中。
分布于山东、江苏、安徽、浙江、台湾、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
【生药】:
采集 全草夏、秋季采收;根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药性】:
性味 ①《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微苦、涩,温。” ②《云南中草药选》:“辛,温。有小毒。”
功效 祛风除湿,和瘀消肿,止痛。
主治 感冒,风湿痛,淋巴腺炎,疮痈,跌打损伤,骨折。
①《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治风湿筋骨疼痛,跌打损伤瘀肿,肝风上乘之头痛。” ②《云南中草药》:“治风寒感冒,跌打损伤,骨折,风湿疼痛,肺结核咯血,淋巴腺炎,神经衰弱,疟疾,疮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或作丸剂,浸酒。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①《云南中草药》:“治疮痈:鲜四块瓦叶捣烂加胡椒粉外敷。” ②《云南中草药选》:“治牙痛:四块瓦6~9g。水煎服。
” ③《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治肝风头痛:四块瓦配天麻、夏枯草研末或蜜丸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