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第1813页(13515字)
【名称出处】:《本经》
【概况】:
异名 茯菟(《本经》、《唐新修本草》、《纲目》),茯灵(《史记》),茯神(《别录》),茯苓、茯菟(《唐新修本草》),松腴、不死面(《记事珠》),绛晨伏胎(《酉阳杂俎》),云苓(《滇海虞衡志》),茯菟(《纲目》),松薯、松木薯、松苓(《广西中药志》)。
基源 为多孔菌科卧孔属真菌茯苓的菌核。
原植物 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Pachyma cocos Franch.)
历史 茯苓,始载于《本经》,列为上品,其云:“茯苓,味平,主胸胁逆气。……一名茯菟生山谷。”《别录》载:“止消渴,好睡,大腹,淋沥,隔中痰水,水肿淋结,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气”。《本草经集注》陶弘景云:“茯苓、茯神生太山山谷大松下”。《唐新修本草》、《药性论》、《蜀本草》、宋·《嘉祐神农补注本草》、宋·《图经本草》、《本草衍义》、《洁古珍珠囊》、《药类法象》、《汤液本草》、《纲目》等都有对茯苓的生境、形态、药用的记载。古代文献中把茯苓作利尿、安神、健脾之用。现代也仍作益脾胃,宁心神,利水渗湿之用,并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都已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形态 菌核呈球形、长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径长10~30cm,或更长;新鲜时较软,干燥后坚硬,表面有深褐色、多皱的皮壳。内部粉粒状,呈白色或淡粉红色。子实体平伏地产生在菌核表面,厚3~8mm,白色,老熟干燥后变为淡褐色;菌管单层,管口多角形至不规则形,深2~3mm,直径0.5~2mm,孔壁薄,边缘渐变成齿状。孢子长方形至近圆柱状,有一斜尖,7.5~8×3.5μm,壁表平滑,透明无色。
(图见《中国药用孢子植物》.219页.图323)
生境与分布 生于松根上。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各地已人工培育。。【生药】:
栽培 适于温暖、干燥、向阳的山坡,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重砂壤土为宜。
不宜连作。一般用鲜茯苓菌核作种,以松树木为寄主,进行无性繁殖。
在冬季或早春1~2月,将松树砍倒,锯去树枝,顺着树干削皮,根据树干的粗细,可削成3~7方型,每两方之间留3cm左右的树皮,以利菌丝缠引上料和木材干燥。削后再锯成70~90cm长的木段,按交叉形式堆成多边形或井字形,晒3~4个月。待段木晒干,两端无松脂分泌,断面有裂缝时可接种下窖。一般在6月下窖,人工纯菌种宜在5月份接种。
下窖前,先顺坡挖1m长,深、宽各35~50cm的窖,窖底须按坡度倾斜,窖与窖可间隔17~33cm,场地周围须挖排水沟。下窖宜在晴天,每窖放入松木3~5段,叠成下2上1,或下3上2状。
同时选择鲜嫩、皮色紫红、浆多、内白色,表面有裂纹的菌核(茯苓)作菌种(肉引子),切成或掰成每块150~250g的肉引块,每块应留有外皮,然后将白色菌肉面紧贴在段木截面顶端,或贴在主料上端削去树皮的两侧,或垫于下面,贴引后不再移动,防止泥砂夹入菌肉;也可用预先培养的菌材,锯成13~20cm长作菌种(木引子),对齐紧贴于松木,保持两者之间清洁。接种后用沙土填塞,防止种引脱落。亦可于2~8月,选择新砍伐的树桩或2~3年后将要砍伐的活松树上,刨土露根,然后在1~2条粗壮根的分叉处,削去宽10cm、长15cm的根皮1块,将肉引白色苓肉紧贴于削口上,以贴满为度,稍加压紧,覆土填实。近年来推广应用纯菌种接引,既能获得高产,又可节约商品茯苓。
接种后须适时检查,如菌丝未引上,应及时补种,随时清除杂草,严防人畜践踏。雨后应及时排水,注意培土。
旱季应浇水抗旱。主要虫害有白蚁,可用60%亚砷酸、40%滑石粉配成药粉毒杀;或于苓场四周挖深沟,撒入石灰粉;或在窖旁埋入臭椿枝条。
采集 野生茯苓在7月至次年3月到马尾松林中采挖菌核。在有茯苓的地方,一般具以下特征: ①松林中树桩周围地面有裂隙,敲之发出空响。
②松树附近地面有白色菌丝。 ③树桩头烂后,有黑红色的横浅裂口。
④小雨后树桩周围干燥得快,或有不长草的地方。
栽培茯苓,于接种后第2年7~8月间采收,将鲜茯苓堆放在不通风处,用稻草围盖,进行“发汗”,使水分析出,取出放阴凉处,待表面干燥后,再行“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鲜茯苓去皮后切片,为“茯苓片”;切成方形或长方形块者为“茯苓块”;带有松根者为“茯神”;皮为“茯苓皮”;去茯苓皮后,有的内部显淡红色者为“赤茯苓”;切去赤茯苓后的白色部分为“白茯苓”。药材主产于安徽、湖北、河南、云南。安徽、湖北产量为大,云南所产质量较佳。
鉴别
性状 茯苓个类球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块状,大小不,小者如拳,大者直径至30cm或更大,可达数十斤;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外皮薄而粗糙,有明显隆起的皱纹。体重,质坚实,不易破裂,断面不平坦,呈颗粒状或粉状,外层淡棕色,内部白色,少数淡红色,有的中间带有松根。气微,味淡,嚼之粘牙。以体重坚实、外皮色棕褐、无裂隙、断面色白细腻、嚼之粘性强者为佳。
显微 粉末:灰白色。用斯氏液装置,可见无色不规则形颗粒状团块,末端钝圆的分枝状团块及细长菌丝。
粉末遇水合氯醛液粘化成胶冻状,加热团块物溶化,露出菌丝。菌丝无色或带棕色(外层菌丝),较细长,稍弯曲,有分枝,直径3~8μm,少数至16μm,横壁可见。
粉末遇α-萘酚及浓硫酸液,团块物溶解,并显紫色或深红色。(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737页.图362)
理化 取样品适量,用乙醇回流提取或水煎煮提取,提取液点于硅胶G板上,以乙醚-石油醚(1·1)为展开剂,展开后,喷磷钼酸乙醇液或三氯化锑氯仿液显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594页.图513)
加工炮制 ①茯苓 取原药材,大小分开,浸泡,洗净,润透,稍蒸后趁热切厚片或块,同时切取茯苓皮,干燥。 ②朱茯苓 取茯苓片,加朱砂细粉拌匀。
每100kg茯苓,用朱砂2k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化学】:
菌核含茯苓酸(Pachymic acid)、羟基齿孔酸(Tumulsic acid)、松苓酸(Pinicolic acid)、松苓新酸(3β-Hydroxy lanosta-7,9(11),24-trien-2l-oic acid)、齿孔酸[1],又含茯苓酸A、B(Poricoic acid A、B)[2]、茯苓多糖(Pachyman)、u-茯苓多糖f(u-Pachymanf)、茯苓多糖H11、H12、H2(Pachyrnan H11、H12、H2)、(1,3)-(1,6)-β-D-葡聚糖[(1,3)-(1,6)-β-DGlucan][3],羧甲基茯苓多糖(Carboxymethyl pathymaran,CMPA)[4],茯苓素[5]。
参考文献 [1]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738 [2] Phytochemistry 1991;30(8):2796 [3] 药学杂志(日) 1986;106(3):199,206 [4] 中药药理与临床 1990;6(1):24 [5]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1988;10(1):45
【药理】:
①抗肿瘤作用 茯苓主要成分茯苓多聚糖本身无抗肿瘤活性,当转变成单纯的β-(1→3)葡萄糖(茯苓多糖)才有抗肿瘤作用[1]。
用茯苓聚糖、茯苓多糖、羧甲基茯苓多糖分别进行动物实验,结果除茯苓聚糖外,对小鼠肉瘤180实体型(S-180)及腹水转实体型(S-108A→S)、子宫颈瘤-14实体型(U14)及腹水转实体型(U14→S)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瘤作用[2,3],给小鼠ip茯苓多糖5~200mg/(kg·d),连续10d,10mg/kg以上剂量组均对S180有明显抑制作用[4]。茯苓多糖体ip,明显抑制小鼠S180和EC移植性皮下肿瘤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延长皮下荷IMC癌瘤和S180小鼠的生存期[5]。给小鼠ip羧甲基茯苓多糖100mg/(kg·d)10d,艾氏腹水癌小鼠生存期延长,腹水量减少、癌细胞总数减少,ICR/JCL小鼠肿瘤U14抑制率达92.7%[6,7]。给小鼠ig羧甲基茯苓多糖[250mg/(kg·d)]连续25d,对子宫颈癌U14肺转移有明显抑制作用[8],茯苓素对小鼠白细胞L1210细胞的DNA合成有明显的和不可逆的抑制作用,而且抑制作用随量的增大而增强[9]。
茯苓多糖体的抗肿瘤作用是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激活免疫监视系统来实现的。用去胸腺小鼠实验证明,羧甲基茯苓多糖抗肿瘤作用与胸腺有关[10]。
茯苓多糖能非特异地刺激网状内皮系统和血液系统功能,促进免疫系统,从而提高宿主对癌细胞特异抗原的免疫能力,发挥机体的抗癌能力,达到对癌的抵抗作用[2]。有报道认为茯苓多糖激活局部补体,使肿瘤邻近区域被激活的补体通过影响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或其他细胞及体液因子,从而协同杀伤肿瘤细胞[11]。
茯苓多糖体外试验,对S180及K562细胞均有直接抗肿瘤作用,对S180细胞的成分分析,发现细胞膜唾液酸含量升高而膜磷脂含量减少[25,26]。 ②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给小鼠ip茯苓多糖连续10~40mg/(kg·d)、羧甲基茯苓多糖300mg/(kg·d)连续7d,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明显增加[4,12]。用羧甲基茯苓多糖sc,能显着增加正常小鼠50mg/(kg·d)连续5d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拮抗免疫抑制剂(醋酸可的松)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抑制作用,并使荷瘤小鼠100mg/(kg·d)连续10d低下的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恢复正常[13]。茯苓多糖250~1000mg/(kg·d)连续7d,ig能增强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加ANAE阳性淋巴细胞数,使小鼠脾脏抗体分泌细胞数增多,对S180荷瘤小鼠还具有抗胸腺萎缩及抗脾脏增大的功能[15]。
羧甲基茯苓多糖100mg/(kg·d)连续4d能明显增强小鼠脾T细胞生长因子(TCGF)的生成,增强小鼠对BSA诱导的迟发性超敏反应性[16]。100μg/ml的羧甲基茯苓多糖对NK细胞活性有促进作用[17、18]。茯苓、党参、白术煎剂内服,使玫瑰花结形成率、植物血凝素诱发淋巴细胞转化率及血清IgG含量显着上升[19]。
③利尿作用 用茯苓的70%乙醇冷浸提取物配制的药液,ip使家兔尿量明显增加,其强度与汞撒利(0.1mg/kg im)相似[20]。
煎剂对切除肾上腺大鼠单用或与去氧皮质酮合用都有明显的促钠排泄作用[21]。但有人给犬iv煎剂0.048g/kg,尿量并未增加,对大白鼠亦无效或很弱,兔po煎剂(接近临床人的用量)亦不增加尿量,茯苓煎剂 3g或临床常用量对健康人并无利尿作用[22]。
给大白鼠(禁食12小时)ig,茯苓煎剂亦无利尿排氯作用[23]。茯苓的热水提取物及水溶性多糖组分对正常家兔利尿作用亦不显着[24]。关于利尿的原理尚未阐明。有人认为,茯苓的利尿作用与其所含钾盐无关,而主要是其有效成分[20]。
茯苓促钠排出的有效成分可能是茯苓菌的代谢产物茯苓酸及去氧茯苓酸等二萜类化合物,通过抑制肾小管对Na+的再吸收而利尿[19]。茯苓能增加Na+,K+的排出量,但没有抗去氧皮质酮的作用[21]。
④抗菌作用 试管内未发现茯苓有抑菌作用,乙醇提取物体外能杀死钩端螺旋体,水煎剂则无效[22]。也有文献记载,茯苓的100%水煎剂用平板打洞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1]。 ⑤对消化系统的影响茯苓注射液(0.166g/ml1.5ml/只sc)对四氯化碳所致大鼠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使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明显降低,防止肝细胞坏死[27]。茯苓对家兔离体肠管有直接松弛作用,对大鼠幽门结扎所形成的溃疡有预防效果,并能降低胃酸[22]。
⑥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茯苓酊剂、浸剂能抑制蟾蜍离体心脏,乙醚或乙醇提取物则能使心收缩加强[22]。茯苓素可抑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小鼠心肌86Rb的摄取[19]。
⑦其它作用 茯苓能促进培养红系造血祖细胞(CFU-E)的生长,对培养粒系祖细胞(CFU-D)却是抑制作用[28]。给小鼠sc,5.0g/kg茯苓水煎剂可使血浆皮质酮显着升高,但ig作用较弱[29]。
茯苓体内外均明显抑制小鼠脑MAO-B活性[30]。羧甲基茯苓多糖100mg/(kg·d)ip,12d.可对抗60Co r射线对小鼠末梢白细胞的抑制作用,使肝匀浆细胞色素P-450含量减少,使硫喷妥钠的中枢抑制作用加强[31]。
茯苓能降低血糖,对洋地黄引起的鸽呕吐无镇吐作用[22]。茯苓水提液(0.5g/ml)100μl/ml,体外试验,可使人红细胞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水平上升[14]。
毒性 羧甲基茯苓多糖毒性低,给小鼠sc的LD50为3.13g/kg。对犬的急性、亚急性毒性试验未见到明显的毒性反应[32]。
但大剂量(人常用量的500倍)给药后的头2wk,小鼠体重有明显抑制,可使末梢血中白细胞总数增加,GPT亦轻度增加[31]。
参考文献 [1] 中草药学.中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76:15 [2] 福建医药杂志 1981;3(4):45 [3] Mushroom Sci 1976;9:477 [4] 中药通报 1987;12(9):41 [5] 药学杂志(日) 1986;106(4):307 [6] 生理科学 1983;3(1):62 [7] 三明科技 1982;4:35 [8]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1991;11(3):263 [9]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1988;10(1):45 [10] Int J Cancer 1973;11:153 [11] Immunology 1978;34(4):695 [12] 福建医药杂志 1983;(1):27 [13] 北京医学院学报 1983;15(1):9 [14] 中药药理与临床 1990;6(2):21 [15]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1990;10(3):267 [16]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1985;5(5):280 [17]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 1988;5(1):33 [18] 中药药理与临床 1990;6(1):24 [19] 中药药理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51 [20] 中华医学杂志 1955;41(10):963 [21] 南京药学院学报 1964;(10):69 [22] 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596 [23] 上海第一医学院学报 1964;2(2):247 [24]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88;10(1):40 [25]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4,14(8):482 [26] 中国药理学通报1994,10(4):300 [27] 中华内科杂志 1977;2(1):13 [28] 中药通报 1983;8(6):35 [29] 中国药理学通报 1986;2(6):25 [30] 中药药理与临床 1989;5(5):36 [31] 北京医学院学报 1984;16(1):48 [32] 福建医药杂志 1988;10(1):29。【药性】:
性味 甘、淡,平。
①《本经》:“甘,平。” ②《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温,淡。”
归经 心、脾、肺经。
①《汤液本草》:“手太阴、足太阳、少阳经。” ②《本草蒙筌》:“膀胱、肾、肺。” ③《雷公炮制药性解》:“肺、脾、小肠经。” ④《本草经疏》:“手足少阴、手太阳、足太阴、阳明经。”
功效 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
主治 水肿胀满,小便不利,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眩晕,失眠,健忘。 ①本经》:“主胸胁逆气,忧恙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 ②《别录》:“止消渴,好睡,大腹,淋沥,膈中痰水,水肿淋结。开胸腑,调脏气,代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
” ③《药性论》:“开胃,止呕逆,善安心神。主肺痿痰壅。
治小儿惊痫,心腹胀满,妇人热淋。” ④《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安胎,暖腰膝,开心益智,止健忘。” ⑤《伤寒明理论》:“渗水缓脾。” ⑥《医学启源》:“除湿,利腰脐间血,和中益气为主。治溺黄或赤而不利。《主治秘诀》云,止泻,除虚热,开腠理,生津液。” ⑦王好古:“泻膀胱,益脾胃。治肾积奔豚。” ⑧《药证》:“主治悸及肉瞤筋惕,旁治头眩烦躁。”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 虚寒精滑或气虚下陷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马蔺为之使,恶白敛。畏牡蒙、地榆、雄黄、秦艽、龟甲。
” ②《药性论》:“忌米醋。” ③张元素:“如小便利或数,服之则损人目。如汗多人服之,损元气。
” ④《本草经疏》:“病人肾虚,小水自利,或不禁或虚寒精清滑,皆不得服。” ⑤《得配本草》:“气虚下陷,水涸口干俱禁用。”。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 ①配党参、白术、黄芪、淮山药,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
②配郁李仁、车前草、防己、白术,治小便不利、小腹胀满。 ③配南木香、泽泻、黄连,治大便溏泄。 ④配远志,朱砂、灵磁石,治心神不宁,睡多梦寐。 ⑤配苁蓉、巴戟天、菟丝子,治丈夫之阳虚惫,精气不固,并妇人血海久冷,小便如泔,下部常湿。
⑥配猪苓、木通、牛膝、甘草,治腰膝酸重,下肢浮肿。 ⑦配柏子仁,酸枣仁、五味子,治心悸怔忡,失眠健忘,心律不齐。
⑧配陈皮、佛手、生山楂、炒神粬,治腹胀呕逆,消化不良,形体消瘦。
方选和验方 ①五苓散(《伤寒论》)治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猪苓(去皮)、茯苓、白术各9g,泽泻15g,桂枝(去皮)6g。上5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每服9g,日3服。 ②《儒门事亲》:“治小便多,滑数不禁:茯苓(去黑皮)、干山药(去皮,白矾水内湛过,慢火焙干)。2味等份,为细末,稀米饮服之。” ③茯苓汤(《不知医必要》)治水肿:白术6g,茯苓9g,郁李仁5g,加生姜汁煎服。
④防己茯苓汤(《金匮要略》)治皮水,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茯苓84g,防己、黄芪、桂枝各42g,甘草28g。上以水1200ml,煮取400ml,分温3次服。
⑤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治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茯苓56g,桂枝、白术各42g,甘草28g。
水煮服。 ⑥小半夏加茯苓汤(《金匮要略》)治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半夏30g,生姜80g,茯苓42g(一法56g)。上三味,以水1400ml煮取300ml,分温再服。
⑦《百一选方》:“治飧泄洞利不止:白茯苓30g,南木香15g(纸裹炮),同为末,每服4g,煎紫苏木瓜汤调下。” ⑧茯苓汤(《原病式》)治湿泻:白术30g,茯苓(去皮)22g。水煎服。 ⑨茯苓泽泻汤(《金匮要略》)治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80g,泽泻、生姜各56g,甘草、桂枝各28g,白术42g,水2000ml,煮取600g,纳泽泻再煮取500ml,温服160ml,日三服。 ⑩威喜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丈夫元阳虚惫,精气不固,余沥常流,小便白浊,梦寐频泄,及妇人血海久冷,白带,白漏,白淫,下部常湿,小便如米泔,或元子息:白茯苓(去皮,作块,用猪苓1分同于瓷器内煮20余沸,出,晒干,不用猪苓)、黄蜡各125g。茯苓为末,黄蜡作丸如弹子大,每月1丸空心细嚼,徐徐咽服,以小便清为度。
⑾《仁斋直指方》:“治心虚梦泄,或白浊:茯苓末6g,以米汤调服,日2服。” ⑿《德生堂经验方》:“治下虚消渴,上盛下虚,心火炎烁,肾水枯涸,不能交济而成渴证:茯苓、黄连各500g。为末,熬天花粉作糊,作丸如梧子大,每服50丸,温汤下。” ⒀《艾滋病的中医防治》:“治艾滋病人腹泻烦繁,排稀糜样、水样、夹有粘液和血液粪便者,并伴有腹痛、里急后重、发热倦怠、形体消瘦、精神不振、脉细软或细滑:党参、茯苓、白术、芡实、白头翁、猪苓、薏苡仁、厚朴、黄芪各15g,黄连、黄芩、木香、茵陈各9g,甘草3g,野麻25g。每天1剂,水煎3次服。” ⒁《疮疡证治》:“治寒湿凝滞的阴证疮疡:茯苓12g,桂枝、当归、秦艽、川断、牛膝各9g,陈皮5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⒂真人保命丹(《中国古代房室养生集要》)治阳痿,有壮阳作用:茯苓、天门冬(酒浸、新瓦焙干)、人参、酸枣仁各9g。
为细末,和匀,每服9g,温酒临卧调服、能保肾延年、真仙药也。 ⒃《癌的扶正培本治疗》:“治癌症,有温肾健脾,扶正抑癌作用:党参、白术、茯苓、黄芪、干姜各15g,淮山药12g,补骨脂、肉豆蔻各10g,五味子、诃子、吴茱萸、川朴各9g,甘草3g,野麻草30g。水煎服,每日1剂。” ⒄《中华进补大全》:“1)治贫血,早衰、须发早白、阴虚、内热:茯苓12g,黑芝麻(炒、捣)、天门冬、熟地各9g。水煎服。2)治脾胃虚、浮肿、小便不利:茯苓12g,黑芝麻、泽泻各9g。
水煎服。3)治心悸怔忡、心律不齐,失眠健忘,高血压:茯苓12g,柏子仁、酸枣仁,白术,龙眼肉各9g,远志6g。水煎服。” ⒅《休克的综合治疗》:“治神志不清,牙关紧闭、两手握拳,咽喉间涎痰壅盛,两眼紧闭,脉洪急或洪数者:茯苓、枳实、制半夏、南星、人参、陈皮、菖蒲、竹茹、甘草、生姜各4g。水煎服。” ⒆江苏省中医药研究所等《医学资料选编》:“治流行性出血热的休克期:茯苓、猪苓、泽泻、阿胶、滑石各30g。水煎分3次服。” ⒇《常用老年保健中药》:“治小便不利,四肢沉重,恶寒腹痛,浮肿头晕等:茯苓、芍药、生姜、白术各12g,附子5g。水煎服,分3次服。” (21)中华外科杂志 1960;(1):“治单纯性急性阑尾炎:茯苓、白芍、全当归、槟榔、丹皮、桃仁泥、败酱草各9g,苡仁15g,木香3g。水煎服。” (22)《实用中药手册》:“治体虚浮肿,孕妇腿肿:茯苓50g,麦麸20g。共研细末,每次服10g,开水冲服,或调成糊状服均可,日服2次。” (23)江苏中医杂志 1981;(3):“治瘀血头痛:茯苓、丹参、益母草、桑寄生、当归各15g,赤芍、生地、党参各12g,川芎10g,炙甘草6g。水煎服。” (24)江苏中医杂志 1982;(1):“治口、舌、二阴溃疡:茯苓20g,熟地、白芍、菟丝子各18g。当归、黄芪各15g,附片12g,川芎、肉桂各6g。水煎服。
” (25)江苏中医杂志 1982;(2):“治乳头溢血:茯苓、生地各12g,当归、焦山栀、茜草、赤白芍各9g,黄芩6g,柴胡,龙胆草各3g。水煎服。” (26)中医杂志 1986;(5)“治经行呕吐:茯苓12g,佛手、陈皮、荔梗各10g,大腹皮、白术各9g,砂仁、甘草各6g。水煎服,每日1剂。
” (27)中医杂志 1986;(7):“治小儿消化不良,泄泻:茯苓20g,猪苓、六曲、焦山楂、泽泻、制半夏、炒白术各10g,陈皮、莱菔子、鸡内金各6g。同研为末,每服6g,日服3次。” (28)中医杂志 1986;(9):“治肺脾气虚之慢性胃炎:黄芪、茯苓、益母草各30g,白术、防己、丹参、蝉衣、泽泻各15g,乌梅炭10g。水煎服或为散服。” (29)新医药学杂志 1974;(11):“治胃下垂:茯苓25g,党参、黄芪、山药、当归、山楂各15g,柴胡、郁金、白术、枳壳、鸡内金各12g,甘草、陈皮、升麻各9g,大枣10枚。甚感疼痛者加元胡12g,肝脾下垂加鳖甲30g,溃疡加白及12g,乌贼骨15g。
水煎服。日1剂。
” (30)人民军医 1976;(2):“治低血压症:茯苓15g,甘草、五味子各6g。水煎服,每日1剂,2次煎服或泡茶饮。” (31)《全国中草药汇编》:“1)治脾虚湿盛,小便不利:茯苓、猪苓、泽泻、白术各12g,桂枝6g。水煎服。
2)治脾虚食少脘闷:茯苓15g,白术,党参各9g,枳实、陈皮、生姜各6g。水煎服。 3)治食管癌:茯苓45g,厚朴12g,苏梗、昆布各20g,枳壳15g,赭石、制半夏各30g,橄榄、海藻各24g,硼砂、白矾各3g,橘红、生姜各9g。水煎服。
”
单方应用 ①《证治要诀》:“治心前有汗,别处无汗,思虑多则汗亦多,病在用心,宜养心血:茯苓末,以艾汤调服。” ②《补缺肘后方》:“治:茯苓研末,以白白蜜调涂之,满7日。
” ③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5;(9):“治斑秃:茯苓1000~1500g,研为细末。每服10g,温开水送服,1日2次,不要间断,坚持服用2~3个月,以发根生出为度。”
食疗 ①茯苓酒(《纲目》)治头风虚眩,暖腰膝,主五劳七伤:茯苓粉同曲米酿成酒,作酒时时饮服。
②茯苓酒(《中华进补大全》)治脾虚湿盛,体弱食少,小便不利,心悸失眠,功能补脾祛湿、安神宁心、强筋健骨:茯苓100g,白酒500ml。将茯苓研细,装入干净瓶内,倒入白酒,加盖密封。每日晃动1次,7天后饮用。
每日1次,每次15ml,睡前服。 ③茯苓鸡肉馄钝(《中华进补大全》)治老年人中气不足,进食时吞咽乏力及反胃、逆呃等胃气虚之证:茯苓60g,鸡肉120g,白面粉120g。将鸡肉剁成糜作馅,面粉和水作馄饨皮,作成馄饨。
将茯苓煮汤,以茯苓汤煮馄饨,熟后即可食。
可作餐常常服。 ④茯苓栗子鸡(《中华进补大全》)治消化不良,腹胀,食后腹泻:茯苓12g,栗子肉30g,鸡肉150g。各切细,先把茯苓、栗子放入锅内,加清水500ml,用旺火烧沸后移至小火煮半小时。另起油锅,置油加热,放入鸡块炒(加入黄酒、姜末同炒)片刻,再倒入茯苓、栗子及其汤汁,加酱油、盐、旺火烧沸后移至小火煮半小时即成,作膳服用。
。【医药家论述】:
①张介宾《本草正》:“茯苓,能利窍去湿,利窍则开心益智,导浊生津;去湿则逐水燥脾,补中健胃;祛惊痫,厚肠脏,治痰之本,助药之降。以其味有微甘,故曰补阳。但补少利多,故多服最能损目,久弱极不相宜。
若以人乳拌晒,乳粉既多,补阴亦妙。” ②李杲《用药心法》:“茯苓,淡能利窍,甘以助阳,除湿之圣药也。味甘平补阳,益脾逐水,生津导气。” ③王好古《汤液本草》:“茯苓,伐肾邪,小便多能止乏,小便涩能利之,与车前子相似,虽利小便而不走气。酒浸与光明朱砂同用,能秘真。” ④陶弘景:“茯苓、白色者补,赤色者利。” ⑤寇宗奭《本草衍义》:“茯苓,茯神,行水之功多,益心脾不可阙也。” ⑥朱震享《本草衍义补遗》:“茯苓,仲景利小便多能用,此治暴新病之要药也,若阴虚者,恐未为宜。” ⑦李时珍《纲目》:“茯苓,《本草》又言利小便,伐肾邪,主东垣、王海藏乃言小便多者能止,涩者能通,同朱砂能秘真元。而朱丹溪又言阴虚者不能用,义似相反,何哉?茯苓气味淡而渗,其性上行,生津液,开腠理,滋水源而下降,利小便,故张洁古谓其属阳,浮而升,言其性也。
东垣谓其为阳中之阴,降而下,言其功也。《素问》云,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观此,则知淡渗之药,俱皆上行而后下降,非直下行也。
小便多,其源亦异。
《素问》云,肺气盛则便数而欠,虚则欠咳小便遗数,心虚则少气遗溺,下焦虚则遗溺,胞遗热于膀胱则遗溺,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厥阳病则遗溺癃闭。所谓肺气盛者,实热也,其人必气壮脉强,宜用茯苓甘淡以渗其热,故曰,小便多者能止也。
若夫肺虚、心虚、胞热、厥阳病者,皆虚热也,其人必上热下寒,脉虚而弱,法当用升阳之药,以升水降火。膀胱不约,下焦虚者,乃火投于水,水泉不藏,脱阳之证,其人必肢冷脉迟,法当用温热之药,峻补其下,交济坎离,二证皆非茯苓辈淡渗之药所可治,故曰阴虚者不宜用也。
”“陶弘景始言茯苓赤泻、白补,李杲复分赤入丙丁,白入壬癸,此其发前人之祕者;时珍则谓茯苓、茯神,只当云赤入血分,白入气分,各从其粪,若牡丹、芍药之义,不可当以丙丁、壬癸分也。若以丙丁、壬癸分,则白茯神不能治心病,赤茯苓不能入膀胱矣。张元素不分赤白之说,于理欠通。” ⑧缪希雍《本草经疏》:“茯苓,其味甘平,性则无毒,入手足少阴、手太阳、足太阴、阳明经,阳中之阴也。胸胁逆气,邪在手少阴也;忧恙惊邪,皆心气不足也;恐悸者,肾志不足也;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亦手少阴受邪也。甘能补中,淡而利窍,补中则心脾实,利窍则邪热解,心脾实则忧恙惊邪自止,邪热解则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自除。
中焦受湿热,则口发渴;湿在脾,脾气弱则好睡;大腹者,脾土虚不能利水,故腹胀大也。淋沥者,脾受湿邪,则水道不利也。
膈中痰水水肿,皆缘脾虚所致,中焦者,脾土之所治也,中焦不治,故见斯病,利水实脾,则其症自退矣。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者,何莫非利水除湿,解热散结之功也。
白者入气分,赤者入血分,补心益脾,白优于赤,通利小肠,专除湿热,赤亦胜白。” ⑨贾所学《药品化义》:“白茯苓,味独甘淡,甘则能补,淡则能渗,甘淡属土,用补脾阴,土旺生金,兼益肺气。主治脾胃不和,泄泻腹胀,胸胁逆气,忧思烦满,胎气少安,魂魄惊跳,膈间痰气。盖甘补则脾脏受益,中气既和,则津液自生,口焦舌干烦渴亦解。
又治下部湿热,淋沥水肿,便溺赤黄,腰脐不利,停蓄邪水。盖淡渗则膀胱得养,肾气既旺,则腰脐间血自利,津道流行,益肺于上源,补脾于中部,令脾肺之气从上顺下,通调水道,以输膀胱,故小便多而能止,涩而能利。
” ⑩邹澍《本经疏证》:“夫气以润而行,水以气而运,水停即气阻,气阻则水瘀。茯苓者,纯以气为用,故其治咸以水为事,观于仲景书,其显然可识者,如随气之阻而宣水(茯苓甘草汤);随水之瘀而化气(五苓散);气以水而逆,则冠以导水而下气随之(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水以气而涌,则首以下气而导水为佐(桂枝五味甘草及诸加减汤);水与气并壅于上,则从旁泄而虑伤无过(茯苓杏仁甘草汤、茯苓戎盐汤、茯苓泽泻汤);气与水皆溢于外,则从内挽而防脱其阳(茯苓防己汤);气外耗则水内迫,故为君于启阳之剂(茯苓四逆汤);气下随则水中停,故见功于妊娠之疴(桂枝茯苓丸,葵子茯苓散)。凡此皆起阴以从阳,布阳以化阴,使清者条鬯,浊者自然退听,或从下行,或从外达,是用茯苓之旨,在补不在泄,茯苓之用,在泄不在补矣。” ⑾黄宫绣《本草求真》:“茯苓入四君,则佐参术以渗脾家之湿,入六味,则使泽泻以行肾邪之余,最为利血治湿要药。书曰健脾,即水去而脾自健之谓也。……且水既去,则小便自开,安有癃闭之虑乎?水去则内湿已消,安有小便多见之谓乎?故水去则胸膈自宽而结痛烦满不作,水去则津液自生而口苦舌干悉去。
” ⑿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茯苓,若入煎剂,其切作块者,终日煎之不透,必须切成薄片,或捣为末,入水煎之方能煎透。” ⒀高一聪《中华进补大全》:“茯苓多寄生在赤松、马尾松树根上,功能利血渗湿、健脾益中、宁心安神。可用于脾虚湿盛,食后腹胀,消化不良,心悸失眠,高血压,前列腺炎,肢体水肿,小便不畅。” ⒁潘明继《艾滋病的中医防治》:“茯苓对艾滋病:能提高和修复艾滋病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加动物脾及胸腺的重量,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对多种移植性动物肿瘤有抑制作用,能抗放射、减轻肿瘤病人放化疗的毒副反应,利尿保肝,改善肝肾功能,增强心脏收缩力。茯苓煎剂有镇静安神作用。对金葡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有抑制作用。
” ⒂许青媛《常用老年保健中药》:“中医认为茯苓有补性,能健脾滋养,茯苓能改善神经、消化、循环、呼吸、利尿等功能,又有抗肿瘤作用,有利老年人增强内外环境的适应力,同时该药也含有许多营养物质,故将茯苓作为延寿药物,是合乎科学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