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千斤拔根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第116页(1429字)

【名称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概况】:

异名 天根不倒(《贵州民间药物》),千斤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千斤拔(广西)。

基源 为豆科千斤拔属植物大叶千斤拔的根。千斤拔属全世界40种,中国约19种。

原植物 大叶千斤拔Flemingia macrophylla(Willd.)Merr.(Maghania macrophylla(Willd.)O.Ktze.),又名包假乌豆草、皱面树、夹眼皮果、得巡(海南),千筋拔(《福建植物志》)。

形态 直立半灌木,高1~3m,嫩枝密被黄色短柔毛。小叶3,顶生小叶宽披针形,长6~20cm,宽2.5~9cm,先端渐尖,具短尖,基部圆楔形,上面几无毛,基出脉3,下面沿叶脉有黄色柔毛;侧生小叶较小,偏斜,基出脉2条;叶柄有狭翅,被短柔毛。总状花序腋生,花多而密,花序轴及花梗均密生淡黄色短柔毛;萼钟状,萼齿5,披针形,最下面一齿较长,外面有毛;花冠紫红色,长约1cm子房有丝毛。

荚果椭圆形,长约1.5cm,褐色,有短柔毛。种子1~2粒,球形,黑色。

花期7~9月。

生境与分布 生于旷野草地或灌丛中。分布于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生药】:

采集 秋季采收,除去茎叶、根须及泥沙,晒干。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化学】:

附 茎皮含麻脂醇、α-香树脂醇、谷甾醇及其葡萄糖甙、原矢车菊素(Procyanidin)。

茎含5,7,2’,4’-四羟基异黄酮(5,7,2’,4’-Tetrahydroxyisoflavone)。叶及花含多种色原烯查耳酮(Chromenochalcones)、千斤拔色原烯查耳酮C,D,E,F(Flemingin C,D,E,F)。

参考文献 Phytochemistry 1977;16(7):1120。【药性】:

性味 甘,温。

功效 祛风活血,强腰壮骨。

主治 风湿骨痛,肾虚阳痿,气虚脚肿,偏瘫痿痹,腰肌劳损。 ①《贵州民间药物》:“治肾虚阳痿,泡酒服。” ②《广西药用植物名录》:“祛风活血。治风湿骨痛,疮疥。” ③《常用中草药手册》:“舒筋活络,强腰壮骨。治腰肌劳损,偏瘫痿痹,气虚脚肿,劳伤久咳,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广西民间常用中草药手册》:“治阳痿:千斤拔15~30g,水煎,冲酒少许服。”

食疗 ①江西药科学校《草药手册》:“治下肢软弱无力:大叶千斤拔根30~60g,同脚炖酒内服。” ②江西药科学校《草药手册》:“治风湿性关节炎:千斤拔根30g,煮蛋食。”

上一篇:大石花菜 下一篇:大叶云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