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赤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第396页(988字)
【名称出处】:《中国民族药志》
【概况】:
异名 岩参(《中国民族药志》)
基源 为菊科头嘴菊属植物头嘴菊的全草。
头嘴菊属全世界约7种;中国约3种,其中1种入药。
原植物 头嘴菊Cephalorrhynchus macrorhizus(Royel)Tsuil〔Mulgedium macrorhizum Royel;Lactuca macrorhiza(Royel)Hook.f.;Cicerbita macrorhiza(Royel)Beauv.]
历史 常用藏药。公元748年唐朝玉妥·云丹贡布《四部医典》和1840年清朝帝玛·丹增彭措《晶珠本草》均有收载。
形态 多年生草本,主根圆锥状,肉质。茎多条自根端抽出,直立或匍匐,有时从下部就生分枝,每一分枝顶具1~2头状花序。基生叶多数,茎叶互生,叶柄长2~5cm。基部扩大呈耳状抱茎;叶片大头羽状全裂,顶生裂片椭圆形至广卵形,长3.5~5.5cm,宽3~4cm。顶端钝圆,基部近心形,侧裂片1~4对,较小,所有裂片边缘波状至全缘。每头状花序具花8~10朵;总苞筒状钟形,长12~15mm,总苞片多层,外层总苞片为内层总苞片的1/3,都无毛或被极疏的硬毛和圆形腺体;全为舌状花,蓝色、淡紫色至紫红色,花冠管长约7mm,舌片长约10mm。瘦果纺锤形,长4~5mm,极扁,侧面各具3~5纵肋,两边缘不增厚,肋上有微毛,喙长2~3mm,色淡;冠毛白色,长5~6mm。花果期7~9月。(图见《中国民族药志》.第2卷.103页.图97页)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2700~4000m的林下、草地或岩石上。
分布于云南和西藏。印度、锡金也有分布。
。【药性】:性味 苦,凉。
功效 清热利胆。
主治 黄疸型肝炎,胆囊炎,胃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7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