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柑叶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第1724页(634字)

【名称出处】:《岭南采药录》

【概况】:

异名 丝叶(《岭南采药录》),余甘子叶(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基源 为大戟科叶下珠属植物余柑子的叶。

原植物 余柑子Phyllanthus emblica L.

余项参见“油柑子”条。。【生药】:

采集 夏、秋季采收。

【化学】:

含鞣质、山柰酚、山柰酚-3-葡萄糖甙、β-谷甾醇、鞣花酸、羽扇豆醇等。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28

【药性】:

性味 甘、微酸,寒。

《陆川本草》:“甘、酸,寒。”

功效 清湿热,解毒。

主治 皮肤湿疹,疗疮,痔漏。 ①《岭南采药录》:“患疳疔毒。煎水洗。” ②《陆川本草》:“杀菌去腐。治口烂,绣球风及疳、疔、漏、痔。” ③《南宁市药物志》:“敷蜈蚣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