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药辞海第三卷

蕤仁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三卷》第1445页(3030字)

【概况】:

异名 蕤核(《本草经》),蕤子(《本草拾遗》),白桵仁、棫仁、美仁子(《药材资料汇编》)。

基源 为蔷薇科扁核木属植物蕤核及其变种齿叶扁核木的干燥成熟果实。扁核木属植物有5种,中国产4种。除本种外,扁核木Prinsepia utilis Royle也供药用。

原植物 蕤核Prinsepia uniflora Batal.,又名扁核木(《中国树木分类学》),单花扁核木(《经济植物手册》)。齿叶扁核木Prinsepia uniflora Batal.var.serrata Rehd.

历史 陶弘景曰:“蕤核,今从北方来,云出膨城间。形如乌豆,大圆而扁,有纹理,状似胡核,今人皆合壳用为分两,此乃应破取仁秤之,医方惟以疗眼。”《蜀本草》载:“《图经》云,蕤核树生叶细似枸杞而狭长,花白,子附茎生,紫赤色,大如五味子,茎多细刺,六月熟。今出雍州。

形态 蕤核为灌木,高1~2m;老枝紫褐色,小枝灰绿色或灰褐色,无毛或有极短柔毛,枝刺钻形,长0.5~1cm,无毛。单叶互生或丛生,近无柄;叶片长圆披针形或狭长圆形,长2~5.5cm,宽6~8mm,先端圆钝或急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全缘,有时呈波状或有不明显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浅绿色,两面无毛。花单生或2~3朵,簇生于叶丛中;花梗3~5mm,无毛,花直径8~10mm;萼筒陀螺状,萼片5,三角卵形或半圆形,先端圆钝,全缘,无毛;花瓣5,白色,有紫色脉纹,倒卵形,长5~6mm,先端啮蚀状,基部宽楔形,有短爪;雄蕊10,花药黄色,花丝扁而短,比花药稍长;心皮1,无毛,子房上位,花柱侧生,柱头头状。核果球形,红褐色或黑褐色,直径8~12mm,无毛,有光泽,萼片宿存,反折;核左右压扁、卵球形,长约7mm,有沟纹。

花期4~5月,果期8~9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38卷.7页.图版1∶4~5)

齿叶扁核木与蕤核的区别在于叶片边缘有明显锯齿,不育枝上叶片卵状披针形或卵状长圆形,先端急尖或短渐尖;花枝上叶片长圆形,或窄椭圆形;花梗长5~15mm。(图见《中国植物志》.第38卷.7页.图版1∶3)

生境与分布 蕤核生于海拔900~1100m的山坡阳处或山脚下。分布于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甘肃和四川等省区。

齿叶扁核木生于海拔800~2000m的山坡、山谷及沟边黄土丘陵地。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四川等省区。

。【生药】:

采集 夏、秋季间,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果肉,洗净,晒干,应用时捣碎。

药材主产于山西、陕西、甘肃。

鉴别

性状 果核呈扁心脏形或扁卵形,两侧略不对称,长7~10mm,宽7~8mm,厚4~5mm。

表面淡棕色至暗棕色,有深色的网状沟纹,常有灰棕色果肉粘附。质坚硬,敲开果核(内果皮)后,可见种子为扁平的类圆形或心脏形,长5~6mm,宽约5mm,厚约2mm。

种皮红棕色,膜质,平滑而微有光泽,子叶白色肥厚,有油质。气无,味微苦。

以淡棕色、颗粒饱满肥厚、表面纹理清楚者为佳。

显微 内果皮横切面:由多层排列紧密的石细胞组成,石细胞多为长圆形、长条形、少数类圆形,直径14~130μm,壁极厚,孔沟明显,中部常有成环状断裂,偶有胞腔内含黄棕色物。

种皮横切面:种皮外层为3~4列棕色细胞,有时可见有壁孔,其下为数列颓废的薄壁细胞,种皮的内表皮为1列无色大型薄壁细胞,外胚乳颓废,内胚乳1列含油滴。(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691页.图441)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化学】:

种子含水分10.36%,灰分1.72%,蛋白质3.53%,脂肪7.57%,纤维素56.91%[1]

种仁含油脂36%[1]。果含山梨醇[2]

附 鲜叶含氰酸、少量山柰酚[2]

参考文献 [1]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2606 [2]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10

【药性】:

性味 甘,寒。

①《别录》:“微寒。” ②《医林纂要》:“甘、咸,寒。” ③《全国中草药汇编》:“甘,微寒。”

归经 入肝、心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肝、脾三经。” ②《玉楸药解》:“入手太阴肺、足厥阴肝经。”

功效 祛风,散热,养肝,明目。

主治 目赤肿痛,昏暗羞明,眦烂多泪,鼻衄。

①《本经》:“主心腹邪结气,明目,目赤痛伤泪出。” ②《吴普本草》:“补中强志,明耳目。” ③《别录》:“目肿眦烂,齆鼻,破心下结痰痞气。” ④《药性论》:“治鼻衄。” ⑤《本草拾遗》:“生治足睡,熟治不眠。” ⑥《本草蒙筌》:“专治眼科,消上下胞风肿烂弦,除左右眦热障胬肉,退火止泪,益水生光。” ⑦《全国中草药汇编》:“清肝明目。主治眼结膜炎,睑缘炎,角膜云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4.5~9g。外用:去油研成膏点眼或煎水洗。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补肝汤(《千金翼方》)治肝气不足,两胁满,筋急不得太息,四肢厥,寒热,偏癫,淋溺砂石,腰尻少腹痛,妇人少腹四肢痛,乳痈,膝胫热,转筋,遗溺,消渴,爪甲青枯,口噤,面青太息,疝瘕上抢心腹中满,两眼不明:蕤仁、柏子仁各9g,茯苓9g,炮乌头4枚,大枣31枚,黄、石胆、桂心各9g,防风、白术、细辛、炙甘草各3g,水煎分3服。

②神效七宝膏(《丹溪心法》)治暴发眼热壅有翳膜:蕤仁、硼砂、朱砂、冰片。研粉,蜜调成膏,点眼。

单方应用 ①《经验良方》:“治赤烂眼:蕤仁、杏仁各30g,去皮研匀,入腻粉少许为丸,每用热汤化洗。” ②《简明中医辞典》:“治失眠:蕤仁4.5~9g,水煎服。”

。【医药家论述】:

①程鸾池《医林纂要》:“白蕤仁,功略同酸枣仁,生则咸多,布散神明之用;熟则甘多,安定神明之主。人知其治目疾,而不知其能补心久矣。” ②陶弘景:“蕤核,今人皆合壳用为分两,此乃应破取仁秤之,医方惟以疗眼。”

上一篇:蕨麻 下一篇:蕺叶秋海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