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药辞海第二卷

莎草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二卷》第1950页(1408字)

【概况】:

异名 莎随(《大戴礼记》),地毛(《广雅》),雀头香(《图经本草》),香附(《纲目》)。

基源 为莎草科莎草属植物香附子的茎和叶。

原植物 香附子Cyperus rotundus L.,又名香头草(广州)。

历史 莎草始载于《别录》,列为中品。

《唐本草》注云:“此草根名香附子,一名雀头香,所在有之,茎叶都似三棱,根若附子。”《纲目》亦载:“莎叶如老韭叶而硬,光泽有剑脊棱。五六月中抽一茎、三棱中空,茎端复出数叶,开青花,成穗如黍,中有细子。

其根有须,须下结子一二枚,转相延生。子上有细黑毛,大者如枣而两头尖。”子系指块茎,其形态描述和现今之莎草完全相符。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5~60cm。

匍匐根状茎长,具椭圆形块茎。秆锐三棱形,基部呈块茎状。

叶鞘棕色、常裂成纤维状,叶短于秆,宽2~5mm,平张。叶状苞片2~3枚,常长于花序;长侧枝聚伞花序简单或复出,具3~10个辐射枝,辐射枝最长达12cm;穗状花序陀螺形,具3~10个小穗;小穗线形,长1~3cm,小穗轴具较宽白色透明的翅;鳞片覆瓦状排列,长圆状卵形,长约3mm,具5~7脉;雄蕊3,花药线形,暗血红色,药隔突出;柱头3,细长。小坚果长圆状倒卵形,有三棱、长为鳞片的1/3~2/5,具细点。花果期5~11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5册.240页.图7310)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草丛或水边湿地。除中国东北及青海、新疆外,几遍布中国各地。

世界温暖地区也广泛分布。。

【生药】:

栽培 宜温和潮湿环境,适应性强,一般壤上均能生长。

分株繁殖,于4~5月间将植株挖出,分成单株,按行距24cm,株距16cm穴栽,每穴栽2~4株。也可在4月间用种子播种繁殖,苗高6~10cm移植。定植后进行粗放管理。。

【化学】:

含腺苷酸激酶(Adenylate kinase)[1,2];两种已知黄曲霉毒素(Aflatoxin)[3]

参考文献 [1] CA 1983;99∶155283n [2] CA 1986;105∶148704q [3] J Food Sci Technol 1985;22(3)∶225

【药性】:

功效 行气,开郁,祛风。

主治 胸闷不舒,皮肤风痒,痈肿。 ①《履巉岩本草》:“治皮肤搔痒,遍体生风。” ②《纲目》:“煎饮散气郁,利胸膈,降痰热。”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外用:捣敷。。【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①《泉州本草》:“治痈疽肿毒;鲜莎草洗净,捣烂敷患处。” ②《泉州本草》:“治水肿,小便短少:鲜莎草捣烂,贴涌泉、关元穴。” ③《福建药物志》;“治痈肿:莎草鲜茎、叶适量,捣敷患处。”

上一篇:莎木面 下一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