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原饮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方剂大辞典第四册》第235页(1082字)

【方源】:

《温疫论》卷上。

【组成】:

槟榔二钱 厚朴一钱 草果仁五分 知母一钱 芍药一钱 黄芩一钱 甘草五分

【用法】:

用水二钟,煎八分,午后温服。

【功用】:

①《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吉林方):避瘟去暑,解热,止呕利便。②《方剂学》:开达膜原,辟秽化浊。

【主治】:

①《瘟疫论》:瘟疫初起,先憎寒而后发热,日后但热而不憎寒。

初得之二三日,其脉不浮不沉而数,昼夜发热,日晡益甚,头疼身痛,其时邪在伏脊之前、肠胃之后,舌上白苔,甚则如积粉满布无隙。②《方剂学》:瘟疫初起,邪伏膜原,憎寒壮热,或昼夜发热,头疼身痛,胸闷泛恶,脉弦数,苔白腻者。

。【加减】:

胁痛耳聋,寒热,呕而口苦,加柴胡一钱;腰背项痛,加羌活一钱;目痛,眉棱骨痛,眼眶痛,鼻干不眠,加干葛一钱。

【方论选录】:

槟榔能消能磨,除伏邪,为疏利之药,又除岭南瘴气;厚朴破戾气所结;草果辛烈气雄,除伏邪盘踞,三味协力直达其巢穴,使邪气溃败,速离膜原,是以为达原也。

热伤津液,加知母以滋阴;热伤荣气,加白芍以和血;黄芩清燥热之余;甘草为和中之用。以后四味不过调和之剂耳。

。【临证举例】:

①病毒感染性发热《中医杂志》(1981;5∶33):16例患者均发热,舌苔厚腻为主症,兼有头晕口苦,身体倦怠,胸闷纳呆,脉弦滑。

体征有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体温在37.8℃~40℃。用达原饮加柴胡、葛根、大黄煎服,每日二剂,每煎300毫升,每隔六小时服150毫升。

结果:仅二例6天热退,其余为2~3天热退。

肝、脾、淋巴结均随体温下降而恢复正常。

②水痘《河南中医》(1982;2∶27):梁某某,男,10个月。患水痘,用达原饮改为散剂治疗,共服3.6克,分六次服用而获痊愈。

③小儿食积《湖南中医杂志》(1985;2∶21):周某某,男,6岁。伤食便溏,日行5~6次,不思饮食,腹胀大时痛,舌红苔腻,以达原饮加山楂、神曲,服一剂后,腹胀消失,食饮如故。

。【备考】:

本方方名,《杂症会心录》引作“达原散”。改为丸剂,名“达原丸”、“至圣达原丸”(见《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吉林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