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干麻黄汤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下册》第1556页(1006字)
【方源】:
《金匮》卷上。
【异名】:
紫菀散(《普济方》卷三八七)、麻黄射干汤(《不居集》上集卷十五)。
【组成】:
射干十三枚(一法三两) 麻黄四两生姜四两 细辛 紫菀 款冬花各三两 五味子半升 大枣七枚 半夏(大者,洗) 八枚(一法半斤)
【用法】:
以水一斗二升,先煎麻黄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主治】:
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
【方论选录】:
①《千金方衍义》:上气而作水鸡声,乃是痰碍其气,气触其痰,风寒入肺之一验。
故于小青龙方中,除桂心之热,芍药之收,甘草之缓,而加射干、紫菀、款冬、大枣。专以麻黄、细辛发表,射干、五味下气,款冬、紫菀润燥,半夏、生姜开痰,四法萃于一方,分解其邪,大枣运行脾津以和药性也。②《金匮要略心典》:射干、紫菀、款冬降逆气;麻黄、细辛、生姜发邪气;半夏消饮气。而以大枣安中,五味敛肺,恐劫散之药并伤及其正气也。
。【临证举例】:①哮症 《浙江中医杂志》(1980;3∶123):用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哮症12例,均属寒饮为患。
治疗后,5例3年随访未见复发;3例2年随访也得到控制;另4例治后复诊1次,复发轻微,续服原方3剂而愈。②小儿外感咳嗽 《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2;2∶53):用射干麻黄汤治疗小儿外感咳嗽71例,均获痊愈,其中服药2~3剂者50例,3~4剂者14例,5~6剂者7例。典型病例:刘某,男,3岁半。发烧2天,无汗,流清涕,咳嗽气紧,喉中痰鸣,有时咳吐清痰,口不干,舌微红,苔白薄,脉浮紧。
处方:麻黄6克,射干、紫菀、冬花各9克,法夏5克,细辛1克,五味子、甘草各3克,生姜1片,大枣1枚,石膏20克。二剂后复诊:母述于回家当天,共服药6次,半夜汗出,烧退,次日咳嗽气紧明显减轻,喉中痰鸣较发时少大半,其舌质稍红,苔微黄。
上方去生姜、大枣,加鱼腥草30克。后随访痊愈。
。【备考】:本方改为丸剂,名“射干麻黄丸”(见《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