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建中汤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上册》第150页(1865字)

【方源】:

《金匮》卷上。

【异名】:

三物大建中汤(《张氏医通》卷十六)。

【组成】:

蜀椒二合(去汗) 干姜四两 人参二两

【用法】:

以水四升,煎取二升,去滓,纳胶饴一升,微火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如一炊顷,可饮粥二升,后更服,当一日食糜,温覆之。

【功用】:

①《医方论》:补心脾,祛寒气。②《中医方剂学讲义》:温中补虚,降逆止痛。

【主治】:

中阳虚衰,阴寒内盛,或蛔虫为患,脘腹寒痛,呕不能食,腹皮高起,出现头足状包块,痛而拒按,或腹中漉漉有声,舌苔白滑,脉细紧,甚则肢厥脉伏。

①《金匮》: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②《干金》:饮食下咽,自知偏从一面下流,有声决决然。③《金匮要略心曲》:心腹寒痛,呕不能食,腹中虫物乘之而动。④《医部全录》:阴黄。⑤《金鉴》:厥逆,脉伏。⑥《金匮要略今释》引《类聚方广义》:寒饮升降,心腹剧痛而呕;疝瘕腹中痛者;又治挟蛔虫者。

【宜忌】:

《医方发挥》:实热内结,湿热积滞,阴虚血热等腹痛忌用。

【方论选录】:

①《医方集解》:此足太阴阳明药也。蜀椒辛热,入肺散寒,入脾暖胃,入肾命补火;干姜辛热通心,助阳逐冷散逆;人参甘温,大补脾肺之气;饴糖甘能补土,缓可和中。盖人之一身,以中气为主,用辛辣甘热之药,温健其中脏,以大祛下焦之阴,而复其上焦之阳也。②《千金方衍义》:虚寒积聚之治,此方最力,故《千金》效《金匮》用之。其方中人参辅椒、姜温散之法,人皆得之。至于胶饴为助满之首列,而反用以治病呕不能食,是专用助满之味,引领椒、姜、人参为泄满之通使。③《医方论》:非人参不能大补心脾,非姜、椒不能大祛寒气,故曰大建中。又有饴糖之甘缓以杀姜、椒之辛燥。非圣于医者,不辨有此。④《金匮要略释义》:《本草经》谓蜀椒主邪气,温中,逐痹痛,下气。夫大寒乃邪气也。心胸中大寒痛,呕而不能食,法当温中。寒气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又宜下气,故舍蜀椒莫与。从而可知中不受温,痛痹之不必下气者,则非蜀椒所宜矣。干姜亦温中之品,此证沉寒痼冷之在中者,性动而猖,其势向上,因用蜀椒复佐以干姜,镇以静而抑之使平。有谓附子驱寒止痛,何以舍而不用?曰:夫向上者,阴中有阳,实中有虚,何则?呕为实而有火之证,呕而不能饮食,中气大伤,自不得以附子攻也。爱用人参、饴糖补其虚乏。方名大建中汤者,宜矣。

【临证举例】:

①腹痛呕吐 《环溪草堂医案》:腹中痛甚则有块,平则无形,每每呕吐酸水。此属中虚,阳气不运。当与大建中汤。党参、蜀椒、干姜、金橘饼。②蛔虫性肠梗阻 《金匮要略浅述》:杨某,男,6岁。患蛔虫性肠梗阻,脐腹绞痛,呕吐不能食,呕出蛔虫一条。患儿面色萎黄有虫斑,身体瘦弱,手脚清冷,按其腹部有一肿块如绳团状,舌苔薄白,脉沉细。此中气虚寒,蛔虫内阻。治以温中散寒,祛虫止痛,用大建中汤。西党10克、川椒3克、干姜3克、饴糖30克,加槟榔10克、使君子10克,嘱服2剂。因患儿哭闹不休,进城买药缓不济急,乃先用青葱、老姜切碎捣烂,加胡椒末拌匀,白酒炒热,布包揉熨腹部,冷则加热再熨。肠鸣转气,腹痛渐减。药买到后急煎成汤,分小量多次服,一剂呕吐已止,再剂腹痛消失,并排出蛔虫一百多条。③嗜睡 《新中医》(1986;5∶50):刘某,女,18岁。患病半年。起初胸脘闷痛,渐次困顿喜卧,多眠睡。近一月余来,无论上课或进餐行路时均不自主地入睡,以致辍学。神经科诊断为“发作性睡病”。刻诊精神困顿,时时入睡,呼之蒙昧,胸腹时时窜痛,余无所苦。舌质淡,苔白润,脉沉缓。此乃脾胃阳衰,中焦寒甚,阳为阴困,不得舒展,阳入于阴则寐;中阳虚衰,阴寒之气攻冲则胸腹窜痛。治拟温中健脾,大健中阳。人参、蜀椒各9克,干姜12克,饴糖30克,水煎服。服药五剂后,胸腹窜痛消失,嗜睡稍减,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缓。原方继进五剂,嗜睡大减,精神振作,舌质淡,苔薄,脉沉。更以原法加减服药十余剂,诸恙悉平。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