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国学词典国学基础文库》第152页(930字)

古代称谓礼节之一,即书面和口头对尊显者名字的避讳。所谓尊显者,指帝王、圣贤、长官、长辈等。避讳尊显者名字,起源于周朝,但到秦汉以后才形成完备的制度。名讳有法定的,也有习俗的,无论哪一种情况,在传统社会中,都是必须或者应该遵守的。一旦犯讳,重则罹祸,轻则结冤,故《礼记·曲礼上》有“入境问禁,入国问俗,入门问讳”的告诫。名讳有许多名目,但通行的有“家讳”与“国讳”两种。家讳就是避讳父母的名字,限于家庭或家族内部,但在与人交往中,也应当尊重别人的家讳,就是问及别人父母时不能指名道姓,甚至避免说与对方父母名相同的字,如果无意中犯讳,虽有“不知者不怪罪”一说,但应该立刻表示歉意。对自己父母的名字,则应该尽力回避,如东晋法家王羲之,其父名正,故其凡遇“正月”必写成“初月”或“一月”。又如唐代杜甫,其父名闲,故其诗中没有“闲”字出现。更有甚者,唐代诗人李贺父名晋肃,因晋与进同音,于是连“进士”也不敢去考。因为,从北朝开始,就出现了居官避父讳的风气,如果某官职名称与父名同字或者同音,就须辞职或改官,到唐朝,便以法律的形式定为制度。据《唐律》:“诸府号官称犯祖、父名而冒荣居之者,徒(劳改)一年。”当时钦定的解释是:“如父名军,不得任将军之职;或祖名卿,不得居卿任之位。”国讳就是普天下臣民都必须遵循的名讳,这自然就是帝讳,历代帝讳宽严有所不同,主要避讳皇帝本人及其父祖的名字,有些朝代则讳及皇后及其父祖,讳及皇帝及皇后的谥号、庙号,甚至讳及皇帝的生肖等。帝讳是国家法定必须遵守的名讳,因此每个朝代都要将本朝讳例作为敕令公之于世,以便臣民知晓。由于国讳的普遍性,一旦帝王之名是常用字,就会给政治和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麻烦,所以宋朝以后的帝王取名时就故意选用冷僻字,而且取单名,以便臣民容易避讳。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甚至专门造了一个新字“曌”,来作为御名。除了帝讳外,国家法定的名讳还有所谓“圣人讳”,即对历代的圣人,如黄帝、周公、孔子孟子等古代圣贤的名字必须加以避讳,清朝规定,凡遇“丘”(孔子名丘)字,必须改为缺笔字,姓名与地名中的“丘”则一律改为“邱”。不过,“圣人讳”出现较晚,而且远不及帝讳严格。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