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学

书籍:国学词典国学基础文库 更新时间:2018-09-25 13:25:18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国学词典国学基础文库》第411页(888字)

研究书籍版本的学科。

所谓版本,包括印本和写本,指图书在流传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的本子。“版本”一词,正式出现于宋初,开始专指由雕版印刷而成的图书,后来范围逐渐扩大,泛指雕版印刷以前的简策、帛和纸的写本,以及雕版印刷以后的拓本、石印本、影印本、活字本等形式印成的图书。

有人将印本书称为版,而称未雕的写本书为本,如清代版本学家叶德辉《书林清话》说:“雕版谓之版,藏本谓之本。藏本者,官私所藏未雕之善本也。”图书的本子自古就有,而在流传过程中,便自然出现了不同的版本。版本类型,按刻书的时代来分,有宋本、元本、明本等;从刻书的地点来分,有蜀本、浙本、建(福建建安)本等;按出版者来分,有官刻、家刻、坊刻等;若照印刷的方式分,则有刻本、活字本、石印本等。

不同的版本,往往在字句、篇章、卷数上或多或少有所差别,而这些差别就造成了所谓“善本”和“劣本”或“误本”的分别。读者自然希望读到善本书,古人因读误本而造成的笑话,举不胜举。于是,鉴别书籍的版本也就成为专门之学。版本鉴定,始于西汉刘向典校皇家藏书;版本鉴定而成为学,则是在宋代雕版印刷盛行以后,而在清代达到极盛。版本鉴定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问,需要熟悉印刷纸墨、字体刀法、藏书印记、版式行款、装帧式样等知识,同时还需要目录学、校雠学等方面的专门知识,以及广博的文史知识。古书的版本有优劣之分,而对于版本学家来说,得一善本,就如获至宝。

有些善本如宋刻元椠,由于传世者稀少,甚至是“孤本”,就具有了超出书籍内容本身之外的文物价值,非富翁不能拥有。故在明清时代,玩版本也成为一种时髦,藏书家常以拥有多少宋刻元椠炫耀于人,如近代陆心源拥有宋版书二百种,特建藏书楼,美其名曰“皕宋楼”。直到现代,学者仍以拥有善本或孤本相夸,如着名学者胡适以重金购得《红楼梦》最早的手抄本残卷,终生引为幸事。

北大教授廉因得到明刻《平妖传》的“海内孤本”,便将其书房名为“平妖堂”。

商务版《四部丛刊》所以比中华版《四部备要》更被学者看重,就在于前者所搜是宋元旧刻或明清精刻。学者对善本的迷恋,是一般读者难以想象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