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志体

书籍:国学词典国学基础文库 更新时间:2018-09-25 13:26:07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国学词典国学基础文库》第418页(936字)

以典章制度为中心的史籍编纂体裁。

迁《史记》有“八书”,即《礼书》、《乐书》、《律书》、《历书》、《天官书》、《封禅书》、《河渠书》、《平准书》等,比较系统地记述了汉武帝以前历代典章制度的概况。班固作《汉书》,改“书”为志,有“十志”,即《律历志》、《礼乐志》、《刑法志》、《食货志》、《郊祀志》、《天文志》、《五行志》、《地理志》、《沟洫志》、《艺文志》等,这一体例为唐以前的某些正史如《宋书》、《隋书》沿用。但正史中的“志”并非独立成书的专史。

东汉以后,开始出现典章制度专史,如应劭的《汉官仪》、卫宏的《汉旧仪》、丘仲孚的《皇典》、何胤的《政礼》等。

唐代前期盛行编纂典志书,如李林甫的《唐六典》、唐颖的《稽典》、王颜威的《唐典》、李延寿的《太宗政典》、刘秩的《政典》等,都是以典章制度为中心的专史。但这些多为断代的记叙,反映的是某一朝的某种制度,缺乏古今会通之意,难以看出各种制度的发展及其演变。

中唐宰相杜佑在刘秩《政典》的基础上加以扩展,编成《通典》一书,创立了一种新的史籍编纂体裁,即所谓“典志体”,也称为“政书体”。《通典》是一部通史式的典章制度专史,上至传说中的黄帝,下迄唐代宗为止。南宋学者郑樵则别出心裁,编纂了一部纪传体的《通史》,后改名《通志》,以“会通古今”,但其平生精力主要用在反映历代典章制度演变的“二十略”上,他自己曾非常自负地说:“今总天下之大学术而条其纲目,名之曰‘略’。百代之宪章,学者之能事,尽在于此矣。”因此,尽管《通志》并非典章制度专史,但后代史家却将其与《通典》、《文献通考》等量齐观,合称“三通”。元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与《通典》一样,为通史式的典章制度专史,但在具体编纂方法上又有所创新,这就是“文”(古史资料)、“献”(古人评论)、“注”(编者意见)三结合的方法。

清朝乾隆年间,朝廷特设“三通馆”,组织专家学者续编“三通”,先后编成《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简称“续三通”)、《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简称“清朝三通”),加上民国年间刘锦藻编纂的《清朝续文献通考》,共有“十通”。要了解上古至清末的典章制度及其演变,“十通”是必不可少的参考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