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包子和薄皮包子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北地区卷》第177页(834字)
维吾尔族喜欢吃包子,种类也很多,颇有名气的要算“沙木萨”(烤包子)和“皮特尔曼吐”(薄皮包子)。逢年过节,或招待亲朋好友,都要做这两种风味食品来招待客人。相传在1000多年前,有个叫依不拉音·艾利克斯拉木的圣人,是主管食品的神,他的烤包子或薄皮包子做得最好,至今市场上的饭馆里,维吾尔族厨师在揭笼或从馕坑里取包子时,还要拉长声音呼喊他的名字,表示这是依木拉音·艾利克斯拉木风味的包子,以此来招揽客人。烤包子是在馕坑里烤的,用死面,皮子擀得很薄,做成方形。馅用羊肉丁、羊尾油丁、洋葱、孜然粉、精盐、胡椒粉和少量水,拌匀而成。把包子贴在馕坑里,十几分钟即熟。包子色泽黄亮,肉嫩味鲜。这种烤包子市场上可以买到。还有一种烤包子叫“潘莫尔达”,多为家庭专门制作。这种包子的馅和烤包子的馅一样,但做皮的面里要掺鸡蛋和油。还有一种叫“果西格吉德”(疙瘩包子),这种包子的皮要加酵面,用淡盐水和成硬皮面,馅可以用羊肉也可以用肥牛肉,其它原料和烤包子的一样。这种包子呈圆形,馅很多,味道很香,色金黄悦目。还有一种叫“桑布尔萨”的油炸包子,馅的原料和其它包子相似,不过事先要在锅里炒一下,然后再用。这种包子形似饺子,用花边刀压边,使其具有整齐的花纹,很像小巧玲珑的艺术品。这种包子除了用来招待客人外,还常作为礼品,在红白喜事时互相馈赠,其风味为烤包子之首。烤包子所用的馕坑,叫“沙木萨吐努尔”,比一般馕坑小,是用小号的水缸,取掉底部,倒扣过来,四周土块垒齐。烤包子时,要往坑里洒些盐水,以防包子脱落。做薄皮包子也是维吾尔族的拿手手艺。馅的原料和烤包子差不多,但不在馕坑里烤,而是在笼屉里蒸制而成。这种包子面皮擀得很薄,透过外面的皮几乎可以看到里面的馅,其特点是皮薄肉嫩油多,伴有洋葱的香甜味,非常可口。薄皮包子除了单独食用外,还常和抓饭一起混合吃,即在每碗抓饭上面放上几个薄皮包子吃,这是维吾尔族人的上等饭食之一,用来招待贵宾和亲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