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茴香(通称)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一卷》第442页(7607字)
【概况】:
异名 香(《唐本草》),茴香(《纲目》),香丝菜(《全国中草药汇编》)
基源 为伞形科茴香属植物茴香的果实。
茴香属全世界约4种,中国仅1种。
原植物 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
历史 小茴香原名香,始载于《唐本草》,列入草部,云:“调食味用之。”李时珍在《纲目》中列入菜部并谓:“俚俗多怀之矜衽咀嚼,恐怀香之名或以此也。”又曰:“茴香,宿根,冬生苗作丛,肥茎丝中,五六月开花,如蛇床花而色黄,结子大如麦粒,轻而有细棱……。”所述与今之小茴香无异。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0.4~2m。全株无毛,有粉霜,具强烈香气。茎多分枝。茎下部叶具长柄,叶柄长5~15cm,茎上部叶近无柄,仅具边缘膜质的叶鞘;叶片轮廓为阔三角形;长4~30cm,宽四~五回羽状全裂,末回裂片线形,长1~6cm,宽约1cm。复伞形花序顶生和腋生;伞辐6~29,不等长,长1.5~10cm;小伞形花序有花14~39;花柄纤细,不等长;无萼齿;花瓣黄色,倒卵形,先端有内折小舌片,中脉1条;花柱基圆锥形,花柱极短。双悬果长卵形,长4~6mm,宽1.5~2.2cm,主棱5条,线形,尖锐突起;每棱槽内有油管1,合生面油管2;胚乳腹面近平直或微凹。花期5~6月,果期7~9月。
(图见《中国植物志》.第55卷.第2分册.214页.图版86)
生境与分布 原产欧洲地中海地区,中国各地广泛栽培。
。【生药】:
采集 秋季果实成熟时,将全株割下,晒干后,打下果实。
鉴别
性状 果实呈长圆柱形,两端稍尖,长0.4~1cm,宽2~4mm。茎部有的带小果柄,顶端残留有黄棕色突起的花柱基。表面黄绿色或淡黄色,光滑无毛。
果实极易分离成两个小分果。
分果呈长椭圆形,背面有5条隆起的纵棱线,腹面稍平,断面边缘波状而较硬,中心灰白色,有油性。气特异芳香,具甜香气,压碎时更显着,味微甜。以颗粒均匀、色黄绿、气味浓者为佳。
显微 分果横切面:略呈五边形。
外果皮为1列切向延长的扁平细胞。中果皮由数列薄壁细胞组成。
共分布有6个油管,果棱间各1个,合生面2个,油管呈椭圆形或半圆形,切向150~220μm,内含红棕色油脂;维管束位于果棱部位,韧皮部位于木质部两侧,维管束四周围有大形网纹细胞。内果皮为1列狭长的扁平细胞,长短不一,种皮为1列颓废细胞,含棕色物质;合生面的内果皮与种皮间有种脊维管束。
胚乳细胞多角形,内含糊粉粒和少数脂肪油,糊粉粒中含细小的草酸钙簇晶;胚小形,位于胚乳的中央。(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图115)粉末:黄棕色,有特异香气,味微甘、辛。
①果皮表皮(外果皮)表面观细胞呈类多角形或类方形,壁稍增厚;气孔类圆形,直径约20μm,副卫细胞4个,不定式。
②网纹细胞位于中果皮维管束柱两侧,淡黄色,呈类长方形或类长圆形,直径25~55μm,长至102μm,壁厚,微木化,具网状纹孔,纹孔卵圆形或类矩圆形,直径4~11μm,长7~27μm。
③油管碎片黄棕色或深红色,完整者直径至250μm,分泌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含深色分泌物。④镶嵌层细胞为内果皮细胞;断面观细胞宽狭相间,与中果皮和种皮相接;表面观细胞狭长,壁菲薄,直径4~13μm,长约至113μm,常数个细胞为一组,以其长轴作不规则方向嵌列。⑤内胚乳细胞呈类多角形,胞间层不分明,细胞含糊粉粒,直径约10μm,每个糊粉粒中有一细小草酸钙簇晶;并含脂肪油滴。另可见草酸钙簇晶及木薄壁细胞。
(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图195)
理化 取样品粉末2g,加乙醚6ml,冷浸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干,残渣用氯仿1ml溶解,点于硅胶G-1%CMC板上,以石油醚-乙酸乙酯(8.5:1.5)为展开剂,以茴香脑为对照,展距17.5cm,喷以2,4二硝基苯肼试液显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323)
加工炮制 小茴香取原药材,除去梗及杂质。盐小茴香取净小茴香,用盐水拌匀,闷润至透,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并有香气外逸时,取出放凉。每100kg小茴香,用食盐2kg。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盐水茴香,密闭保存。
。【化学】:果实含挥发油约3~6%,主要成分为茴香醚(Anethole)61~78%、小茴香酮(Fenchone)18~20%,尚含α-蒎烯、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莰烯(Carnphene)、二戊烯(Dipentene)、茴香醛(Anise aldehyde)、茴香酸(Anisic acid)、爱草脑(Estragole)、顺式茴香醚,对聚伞花素(P-Cymene)。
此外,脂肪油12~18%,脂肪酸中,洋芫荽子酸(Petroselinic acid)占60%、油酸22%、亚油酸14%、棕榈酸4%,尚含蜡质、豆甾醇、7-羟基香豆素等[1~2]。近从果实挥发油成分中鉴定还含有甲氧苯基丙酮、对甲氧基苯甲酸乙酯等成分[3]。
参考文献 [1]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951 [2]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360 [3]植物学报 1991;33(1)∶82
。【药性】:性味 辛,温。
①《药性论》:“苦、辛。”②《唐本草》:“辛,平。”③《本草经疏》:“辛、甘,平。”④《江西草药》:“辛,温。”
归经 入肾、膀胱、胃经。①《汤液本草》:“入手足少阴、太阳经。”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脾、膀胱三经。”③《本草经疏》:“入足太阴、阳明、太阳、少阴经。”
功效 温肾散寒,和胃理气。
主治 寒疝,少腹冷痛,肾虚腰痛,胃痛,呕吐,干、湿脚气。
①《千金·食治》:“主蛇咬疮久不瘥,捣敷之。又治九种瘘。
”②《唐本草》:“主诸瘘、霍乱及蛇伤。”③《开宝本草》:“主膀胱、肾间冷气及盲肠气,调中止痛呕吐。”④《日华子本草》:“治干、湿脚气并肾劳疝气,开胃下食,治膀胱痛,阴疼。
”⑤《伤寒蕴要》:“暖丹田。”⑥《玉楸药解》:“治水土湿寒,腰痛脚气,固瘕寒疝。”⑦《本草求真》:“肝经虚火从左上冲头面者用之。”⑧《随息居饮食谱》:“杀虫辟秽,制鱼肉腥臊冷滞诸毒。”⑨《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散寒止痛。治疝气,肾寒小腹痛,胃痛、腰痛,遗尿。”⑩《新华本草纲要》:“温肾和中,行气止痛。治寒疝,胃寒呕逆,腹痛,风湿性关节痛。果实(小茴香):味辛,性温。
祛寒止痛,理气和胃。用于胃寒胀痛、少腹冷痛,痛经、疝痛、睾丸肿痛等症。
茎叶亦入药,性味与根相同,有驱风、顺气、止痛之效。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30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者慎服。
①《本草经疏》:“胃、肾多火,阳道数举,得热则呕者勿服。”②《得配本草》:“肺、胃有热及热毒盛者禁用。”
。【临床应用】:配伍应用 ①配生姜,治脘腹冷痛,呕逆食少症。
②配葫芦巴,治寒疝阴肿,少腹冷痛。③配荔枝核,治小腹寒疝疼痛。
④配盐炒砂仁,治中恶腹痛,霍乱吐逆。⑤配生姜,厚朴,治消化不良。
⑥配木香、川楝子,治寒疝。⑦配橘核、荔枝核,治小肠疝气,小腹寒痛,睾丸偏坠。
⑧配生姜、半夏,治胃寒作痛,呃逆、呕吐等症。⑨配干姜、木香,治胃寒呕吐食少,脘腹胀痛等症。
⑩配橘核、山楂,治睾丸偏坠肿痛。⑾配车前子、食盐,治小便不畅、睾丸疼痛等症。⑿配附子、木香、党参,治气虚积冷,脘腹疼痛。⒀配橘核、荔枝核、金铃子,治寒疝腹痛。
⒁配橘核、澄茄、川楝子,治疝气痛。⒂配葫芦巴、破故纸、木瓜,治寒湿脚气、腿膝酸痛、步履无力。⒃配吴茱萸、木香、延胡索,治寒疝小腹作痛,属重证者。⒄配川楝子、吴茱萸、橘核,治疝痛。⒅配肉桂、沉香、乌药,治寒疝少腹作痛。⒆配当归、炒白芍、制香附、延胡索,治痛经。
⒇配莪术、三棱、金铃子、炙甘草,治膀胱气痛。
方选和验方 ①万和散(《奇效良方》)治一切气刺、气闷、气胀,心腹痞寒诸症:茴香、蓬术、萝卜子、桂心各30g,陈皮30g,麦0.3g,干姜1g,甘草30g,白术、牵牛各15g,三棱105g,水煎服。
每日1剂,分2次服。②通气散(《奇效良方》)治耳聋,气闭不通:茴香、木香、全蝎、陈皮、菖蒲、玄胡索各3g,羌活、僵蚕、川芎、蝉蜕各1.5g,甘草4.5g,穿山甲6g。上为细末,每服9g,温酒调服。③天台乌药散(《医学发明》)治寒凝气滞的小肠疝气,少腹痛引睾丸,舌淡苔白,脉沉迟或弦:天台乌药、木香、茴香(炒)、青皮(去白)、高良姜(炒)各15g,槟榔15g,川楝子15g,巴豆15g。
先将巴豆微打破,同楝子用麸炒,候黑色,去巴豆及麸不用,余研为细末。每服3g,温酒送下。
④金锁丹(《大同方剂学》)治梦遗滑精,关锁不固等症:茴香、葫芦巴、补骨脂、白龙骨各30g,木香45g,胡桃(研膏)30个,羊肾(切开盐擦,炙热捣膏)3对。上7味,前5味为末,和二膏研匀,酒浸煮,丸如梧子大。
每服30~50丸,盐汤下。⑤撞气阿魏丸(《大同方剂学》)治五种噎疾,九般心痛,瘀癖气块,冷气攻刺及胸满膨胀,腹痛呕吐,丈夫小肠气痛,妇人血气等症:茴香(炒)、陈皮(去白)、青皮(去白)、川芎、丁香(炒)、莪术(炮)、甘草各30g,砂仁、肉桂、白芷各15g,胡椒7.5g,生姜(盐腌炒)120g,用阿魏糊和丸,如鸡头大,每药丸500g,用朱砂21g为衣。
丈夫气痛,炒盐汤下,每服1~2粒;妇人气血,醋汤下,常服1粒烂嚼,菜酒任下。⑥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治少腹瘀血结块,疼痛或不痛,或痛而无结块,或少腹胀,或经期腰酸少腹胀,或月经不调,其色浅紫或黑,或有瘀块,或崩漏兼少腹疼痛等症:小茴香、干姜、延胡索、没药、当归、川芎、官桂、赤芍、蒲黄、五灵脂,各适量。⑦茴香丸(《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治小腹冷癖,有形如卵,上下走痛不可忍:胡芦巴24g,茴香18g,巴戟天、川乌各6g,川楝子肉12g,吴茱萸15g。为末,酒湖为丸。成人每服15丸,小儿每服5丸,温酒送下。⑧茴香子散(《圣济总录》)治肾胀,气攻腰腹:炒茴香、炒桃仁、炮姜、炙甘草、桂枝、熟地黄、石斛、杜仲各等份。
为末。每服2g,空腹食前温酒送下。⑨茴香槟榔散(《圣济总录》)治贲豚气成块上冲腹胁满痛:炒茴香子、槟榔、煨三棱、青皮(盐炒)各15g,木香0.3g,为末。
每服2g,不拘时热汤调下。
⑩茴香楝实丸(《医学发明》)治疝气,瘕聚:炒川楝子、茴香、山茱萸、青皮、马蔺花(醋炒),芫花各30g。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食前温酒送下。⑾茴香橘核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治疝气,睾丸肿胀偏坠,坚硬如石,痛引脐腹、阴囊肿大或生疮出水,成痈溃烂者:小茴香(酒炒)24g,炒橘核、海藻、昆布、海带、桃仁、炒川楝子各60g,制厚朴、木通、枳实(麸炒)、延胡索、肉桂、木香各15g。为细末,陈酒和水泛为丸。每服9g,空服温酒或淡盐汤送下。⑿茴楝五苓散(《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治膀胱水疝,尿不利:猪苓、茯苓、白术、泽泻、桂枝、小茴香、川楝子、葱、盐。水煎服。
⒀暖肝煎(《景岳全书》)治肝肾阴寒、小腹疼痛、疝气:当归6~9g,肉桂3~6g,小茴香、茯苓、乌药各6g,枸杞9g,沉香(或木香)3g,加生姜3~5片。煎服。⒁导气汤(《医方集解》)治寒疝疼痛:川楝子12g,茴香6g,木香9g,吴茱萸3g(汤泡)。
长流水煎服。⒂小茴香丸(《三因方》)治小肠气痛、腹痛:茴香,胡椒等份。上为末,酒糊丸,如梧子大。每服50丸,空心温酒下。⒃《江西草药》:“治胃痛、腹痛:小茴香、良姜、乌药根各6g,炒香附9g。水煎服。”⒄《安徽中草药》:“治寒疝腹痛:茴香,荔枝核、花椒各等份。共研细末,炼红糖和丸如豌豆大。每服3g,每日2次,甜米酒送服;或小茴炒熟布包敷痛处。
”⒅《安徽中草药》:“治阴寒小腹疼痛:小茴香5g,肉桂3g,乌药、当归、枸杞子、茯苓各9g。水煎服。”⒆《安徽中草药》:“治肠粘连,附件炎:小茴香5g,厚朴、当归、丹参各9g,红花、桃仁各6g。水煎服。”⒇《安徽中草药》:“治鞘膜积液:小茴香5g,芫花3g,陈皮、白术、猪苓、泽泻各9g,茯苓15g。水煎服。
”(21)《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治胃寒痛:茴香9g,干姜5g,香附6g。捣烂,开水送服。
”(22)《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治睾丸肿大作痛:茴香果实3g,荔枝核、桔核各6g。水煎服。”(23)河南中医1985;(3):“治疗精液不液化引起的男性不育:小茴香、川芎、玄胡、赤芍、五灵脂各6g,干姜、官桂各3g,没药5g,当归12g,黄精30g,水煎服。”(24)十七味保元汤(中医杂志1991:(11))治带下病:小茴香(盐水炒)、贯众、毛姜、杜仲、巴戟天、升麻、石斛、当归、莲须、黄柏各10g,山药、党参、茯苓各12g,独活、甘草各6g,黄芪25g,桂圆6个。
水煎服。
单方应用 ①《简便单方》:“治疝气入肾:茴香炒作2包,更换熨之。”②《袖珍方》:“治胁下疼痛:小茴香30g,(炒),枳壳15g(麸炒)。上为末。
每服6g,盐汤调下。”③《普济方》:“治小便夜多及引饮不止:茴香不以多少,淘尽,入少许盐,炒为末,用纯糯米餈1手大,临卧炙令软熟,蘸茴香末啖之,以温酒送下。”④《吉林中草药》:“治遗尿:小茴香6g,桑螵蛸15g。装入猪尿泡内,焙干研末,每服3g,日服2次。
”⑤《吉林中草药》:“治睾丸肿痛:小茴香、苍耳子各9g。水煎,日服2次。
”⑥《摘元方》:“治伤寒脱阳,小便不通:茴香适量,研末,以生姜自然汁调敷腹上;另用茴香末,入益元散服之。”⑦《千金方》:“治蛇咬久溃:小茴香捣末敷之。”⑧《安徽中草药》:“治胃寒腹痛,呕吐少食:小茴香、炮姜各等量。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g,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⑨《安徽中草药》:“治腰部扭挫伤:小茴香研细末。每服3g,每日2次,温酒送服。”⑩《湖南药物志》:“治心气痛:小茴香果实9~15g。水煎服。”⑾《湖南药物志》:“治腰痛:小茴香果实研末。每服12g,兑酒服。”
食疗 ①《证治要诀》:“治肾虚腰痛,转侧不能,嗜卧疲弱者:茴香(炒)研末。破开猪腰子,作薄片,不令断,层层掺药末,水纸裹煨熟。细嚼,酒咽。
”②《中药大辞典》:“治鞘膜积液,阴囊橡皮肿:小茴香15g,食盐4.5g。同炒焦,研为细末,打入青壳鸭蛋1~2只同煎为饼,临睡前用温米酒送服。连服4日为1疗程,间隔2~5日,再服第2疗程,有必要时可续服数疗程。”
。【医药家论述】:
①倪朱谟《本草汇言》:“茴香,温中快气之药也。方龙潭曰,此药辛香发散,甘平和胃,故《唐本草》善主一切诸气,如心腹冷气、暴疼心气、呕逆胃气、腰肾虚气、寒湿脚气、小腹弦气、膀胱水气,阴疝气、阴子冷气、阴肿水气、阴胀滞气。其温中散寒,立行诸气,乃小腹、少腹至阴之分之要品也。倘胃、肾多火,得热即呕,得热即痛,得热即胀诸证,与阳道数举、精滑梦遗者,宜斟酌用也。”②刘若金《本草述》:“按茴香之主治在证,世医漫谓有湿热不宜用,殊不知疝之初起,皆由于寒水之郁,而气化不宣,乃有湿,而湿郁不化,乃有热,是初起之疝固即宜用之矣。
至湿郁不化而为热,虽曰宜酌,然热之成者,因于湿也,湿之为病者;由于阳虚也,就外淫而论,固未有不因于寒以郁热者、即不因于外受,亦必由肾中之阳虚,乃致阴不得化而邪盛,令阴中之阳转郁,遂病于肝以为疝也。试参滑寿及杜名医之治案,俱用楝实、茴香,盖别有利湿热之味以助其奏功,断不能舍其温散的剂能致火于水者,俾正入膀胱寒水之经以责效也。
至于专属小腹或膀胱,非病于疝者,则此二腑若因热以为患,又能不切切致慎乎。或曰,此味所疗,如腰痛、泄泻、积聚、虚劳腹痛种种诸证,亦籍其致火于水,以益肾中之无阳乎?曰,诸证投此味,或辅或使,种种不离前义,然不如治疝之专而且多者,以其为功于寒水之经最切耳,第与附子补阳除湿之义,各有攸当也,须细审之。
”“大抵此味之治,切于寒者或虚寒者,若小肠、膀胱并胃腑之证患于热者,投之反增其疾也。”③程鸾池《医林纂要》:“茴香,大补命门,而升达于膻中之上,命门火固,则脾胃能化水谷而气血生,诸寒皆散矣。肝胆亦命门之火,肝木气行,则水湿不留,虚风不作,故其功亚于附子,但力稍缓耳。”④大明《日华子本草》:“治干湿脚气并肾劳疝气,开胃下食,治膀胱痛、阴疼。
”⑤邹澍《本经续疏》:“茴香子,唐人始笔之书,而《千金方》于霍乱仅一二用,于诸瘘则不用。《外台秘要方》于诸瘘尝一二用,于霍乱则不用。
《日华子》着其不治干湿脚气,肾劳疝、阴痛、开胃下气之功,后人遂一以为治疝之剂,非特忘其能主诸瘘、霍乱,并所谓干湿脚气、肾劳阴痛、胥弁髦置之矣。其味辛气平,不刚不燥,伸其固有之阳,开其障蔽之气,行于下而不冒于上。试思脚气、疝、阴疼,有一病在肾之上否?曰,肾劳者,明肾因劳而阳不伸,因阳伸而浊气遏之,遂使清气不能周于下也。疝病非一,有寒疝、有疝,寒疝者寒胜,疝者气胜;寒疝病于少腹、疝病于睾丸。
兹曰肾劳疝,亦可知其疝之非因寒而为腹中绞痛者矣。开胃下气者,缘其气之平而芳,味之辛后有甘也。
于此更可见诸瘘之升不能升,降不能降,与霍乱之过于升并过于降为一体,其用茴香可愈,均以其能开胃下气,而诸气自条达升降合度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