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薯莨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一卷》第1762页(1883字)
【概况】:
异名 山朴薯(广东),板薯、榜薯、榜花薯(海南)。
基源 为薯蓣科薯蓣属植物白薯莨的干燥块茎。
原植物 白薯莨DiosCorea hispida Dennest(D.triphylla L.var.reticulata Prain et Burkill),又名网脉三叶薯,大力王、独龙(云南)。
历史 白薯莨名最早来源于《生草药性备要》谓:“味甜涩,性寒,洗疳圣药,敷疮,散热,解毒,理痈疽恶毒大疮,消肿。”
形态 缠绕草质藤本。
块茎大小不一,卵形或卵圆形,外皮褐色,有多数细长须根。茎粗壮,圆柱形,长达30m,有三角状皮刺,初有柔毛,后变无毛。
掌状复叶有3小叶;顶生小叶片倒卵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6~12cm,宽4~2cm,侧生小叶较小,斜卵状椭圆形或近宽长圆形,顶端骤尖,全缘,背面疏生柔毛;叶柄长达30cm,密生柔毛。穗状花序可长达50mm,排列成圆锥状,密生绒毛;雄花外轮花被片小,内轮较大而厚;雄蕊6,有时不全部发育。
蒴果三棱状长椭圆形,硬革质,长3.5~7cm,宽2.5~3cm,密生柔毛。种子两两着生于每室中轴顶部,种翅向蒴果基部伸长。花期4~5月,果期7~9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16卷.第1分册.图版31)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500m以下的沟谷边灌丛中或林边。
野生或栽培。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西藏。印度至马来西亚也有栽培。
。【生药】:采集 冬季叶落时挖取较好,除去杂质,晒干或鲜用。
贮藏 置干燥处,防霉蛀。
【化学】:
含薯蓣碱(Dioscorine)和薯蓣次碱(Dioscorecine),薯蓣皂甙及其甙元。
参考文献 中国有毒植物.科学出版社,1987∶211
【药理】:
本品所含薯蓣碱,结构与可卡因相似,作用亦有些类似。
它对大鼠、小鼠均可引起印防己毒样惊厥,在接近惊厥剂量时有某些催醒作用;对豚鼠有局部麻醉作用;能增强肾上腺素对麻醉猫的升压作用,而在离体豚鼠回肠标本上则有抗乙酰胆碱的作用。对正常在大鼠有抗利尿作用,1mg相当100微单位的垂体后叶素[1]。
薯蓣皂甙元(Diosgenin)有雌激素作用,其1.6mg的活性与0.15mg新己烯雌酚的活性相当[2],它还有降胆固醇作用[3]。
薯蓣碱小鼠ip LD50为60mg/kg;薯蓣皂甙为100mg/kg。
参考文献 [1]Brit J Pharmacol 1958;13∶213 [2]Indian J Pharm 1973;35;(1)∶35 [3]CA 1982;96∶97468b
。【药性】:性味 苦,寒。
有毒。 ①《生草药性备要》:“甜,寒。” ②《本草求原》:“辛、苦,寒,有毒。” ③《陆川本草》:“辛、苦,寒,有毒。” ④《中药大辞典》:“苦,寒。有毒。”
功效 解毒消肿,祛瘀止血。
主治 痢疾,痈疮肿毒,梅毒,下疳,皮癣,跌打扭伤,外伤出血。
①《生草药性备要》:“洗疳敷疮,散热解毒,理痈疽恶毒大疮,消肿。” ②《岭南采药录》:“治跌打伤肿痛,敷背痈,治下疳。”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冲,1~3g。外用:适量,捣敷、煎水熏洗或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 本品有毒,内服宜慎。 《中药大辞典》:“忌内服。”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①《常用中草药手册》:“治痈疽,恶疮,跌打扭伤:白薯莨鲜品捣烂,敷患处或煎水外洗。 ②《广西医药研究所药用植物名录》:“治淋巴结结核,无名肿毒,跌打损伤:白薯莨块茎捣烂,外敷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