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浇地耕作制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市场大辞典上册》第424页(1000字)
在灌溉地上种植旱地作物的耕作制度。
通过灌溉补充水分,满足作物生长发育要求,实现稳产高产。水浇地地区一般具有较好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地力较高,水分、营养物质和能量投入较多,能较好地满足作物的需要。
水浇地耕作制,总的特点是多用多养,用养结合,精耕细作程度较高,最终表现出高的生产水平。
具体说,选择当地优势作物和需水肥的高产品种;在种植上尽可能多种、种足,以便更多地利用光热资源;采用多种形式的间套复种和轮作倒茬,使作物衔接紧密,提高复种指数;采用生物、物理、化学措施相结合的土壤保护和培肥措施,有机、无机肥结合施用,土壤精耕细耙,田间管理适时。(1)水浇地耕作制。是中国集约农业的重要内容。
历史上早有水浇地的深耕细耨、精耕细作的记载。20世纪50年代,中国水浇地耕作制的面积还不大,且多采用人力和畜力操作。随着水利条件的改善,灌溉面积不断扩大,至80年代种耕旱作物的水浇地面积已达2亿多亩。
(2)半湿润地区水浇地耕作制。主要分布在黄淮海、江淮、陕西关中的灌溉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这些地区农耕历史悠久,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精耕细作经验,集约化程度较高,作物种类繁多,熟制和种植形式复杂多样。
其主要的形式是以冬小麦、冬油菜和夏播玉米、大豆、粟等组成的一年二熟制,和以当地主要经济作物(如棉花)为主的一年一熟制。不少地区还结合多种形式的间作套种,组成了一年二熟、三年五熟和一年三茬套种等种植形式。与种植制度相适应的土壤保护和培肥体系,包括投入大量的有机物质以维持地力;适时补充化肥以供作物需要;适宜的耕、耙、耱、压等土壤耕作措施,以达到土地平整,上虚下实。
这些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耕层构造,满足作物高产、稳产对环境的要求。
(3)干旱地区水浇地耕作制。主要分布在西北的灌溉地区。
其特点是年降雨量在250毫米以下,熟制多为一年熟,或结合简单的间作套种形成二年三熟;种植的作物以小麦、棉花、玉米、水稻、粟等为主,有些地区安排部分绿肥和牧草,以发展畜牧业和培肥地力。(4)南方水浇地耕作制。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区,面积甚少,以种植棉花、小麦、油菜、玉米、甘薯、花生、豆类为主,实行间作、套种或复种,形成一年二熟或三熟制。注重水土保持和肥地替力,采用多种种植形式,搞好多种经营,是这类地区发展生产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