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儵忽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留。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教育出版社《楚辞集校集释下》第1907页(1052字)
【集校】:
洪兴祖:神儵忽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留。
校语:儵一作倏。反,一作返。
朱熹、明繙宋本:同洪本。校语亦同。
黄省曾、朱多煃、毛晋、庄允益:同洪本。
姜亮夫:儵,洪、朱同引一本作倏。寅按:两字皆借爲,《説文》:疾也。反,洪、朱同引一本作返。寅按:反,《説文》:覆也:从又厂,象形,谓象手覆之形也;返,训还也。《广雅·释诂》:“归也。”则此句之反,当以返爲是。惟经典多借反爲返。
。【集释】:王逸:魂灵远逝,游四维也。
身体寥阔,无识知也。
汪瑗:神,谓精魂也。儵忽,迅速貌。不返,不复也。
形,谓体魄也。枯槁,僵瘦貌。
独留,谓魂散而惟魄在也。儵忽不返,瞥然而亡也。
枯槁独留,块然独存也。魂魄相离,悲伤之极之所致也。按此数句,其语意自有次第,非辞人之漫言者可比也。始初闲步之际而悲俗,哀伤之情忽怅然触于思而兴于怀也。
已而发于意而不可遏,已而泥于心而不可解,已而遂至于黯销魂,神散不复,而只存形质而已。其悲哀之情由浅以及深也。初但徒倚惝恍而已,既而慌惚而流蕩,既而愁悽而增悲,既而倏忽而不返,而所存者枯槁之形容而已。其悲哀之苦自轻以至重也。观此六言,逐句有浅深轻重,总之又有浅深轻重,精微奥妙,条理灿然。惜乎,览者不察而但以爲重复可厌也。
王夫之:幽静之中,思无所寄,因念天地之悠悠无涯,前有古人,后有来者,皆非我之所得见。寓形宇内,爲时凡几,斯既生人之大哀矣。况素怀不展,与时乖违,愁心苦志,神将去形,枯鱼衔索,亦奚以爲?故展转念之,不如观化颐生,求世外之乐也。
林云铭:思与悲循环不已,则神散而形衰,去道愈远。
胡文英: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焉而尽,独留此枯骸,岂有及哉。所以起下文宜早求正气也。
《庄子》“頽然而道尽”,同此用意。
陈本礼:大限有尽。
姜亮夫:返,训还也,《广雅·释诂》:“归也”;则此句之反,当以返爲是。惟经典多借反爲返。
枯槁,言无知识不动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