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夏之短夜兮,何晦明之若岁。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教育出版社《楚辞集校集释下》第1534页(1605字)
【集校】:
洪兴祖:孟夏之短夜兮,何晦明之若岁。
朱熹:望孟夏之短夜兮,何晦明之若岁。
黄省曾、明繙宋本、汪瑗、庄允益:同朱本。
朱多煃:同洪本。
毛晋:望孟夏之短夜兮,何晦之若岁。
刘师培:《文选·长门赋》注引晦明作明晦。《御览》四百六十九引之作其。
。【集释】:王逸:四月之末,阴尽极也。
忧不能寐,常立也。
洪兴祖:上云曼遭夜之方长,此云孟夏之短夜者,秋夜方长,而夏夜最短,忧不能寐,冀夜短而易晓也。
朱熹:晦明若岁,夜未短也。
汪瑗:此下三章,言归郢都之情。
《哀郢》曰:“羗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反。”是也。
按《抽思》畧有一二句与《哀郢》辞旨相同,而郁郁之怀与《哀郢》并盛,其作于东迁之秋无疑也。晦明若岁,言秋夜之长,自晦至明,如岁之永,未易晓也。
晦明二字须以意会,不可平看。
王夫之:心神惝惚,依于宗国,其景有如此者。
林云铭:此间时日难度。
蒋骥:章首言秋风,而此云孟夏者,追序之词。
望,犹视也。
吴汝纶:遭夜方长,秋风动容,屈子作此篇之时令也。孟夏短夜,则代设怀王梦归之幻境也。
胡文英:短夜若岁,有心辞之,则虽短若长也。
王闿运:仲春郢溃,孟夏原至沙市,卽还沅,迫秦兵改走湘也。
黄孝纾:望,希望。
四月爲孟夏。前面説到秋风,何以又出现孟夏,这是希冀之词。
晦,黑夜。
明,天亮。
晦明代表一个整夜。
姜亮夫:望孟夏句,此书用夏正也,此盖放逐汉北次年之作矣。
晦明若岁,此晦明宜作晦夜明日解,言度日度月有如年岁也。此本午夜思惟之情;然当前之情,虽爲午夜,而方过未来,皆爲白日;夜固盼其能速明,而明时亦未必卽不思;故曰孟夏虽短夜,而其晦若岁,则白日之长明,亦度日如年矣!
刘永济:上言“曼遭夜之方长”,“悲秋风之动容”,与此异时,明此爲追述往事,彼乃卽目之景。
(《屈赋通笺》)〇孟夏,此指昔屏居汉北的时候,篇首之秋夜,则是放逐江南作此文的时候。
(《屈赋音注详解》)
徐仁甫:“晦明”颇难解。
旣是反义词并用,不当谓由晦而明。谢灵运《南楼中望所迟客》“孟夏非长夜,晦明如岁隔。”此言夜之长也。寻《惜往日》曰:“蔽晦君之聪明兮”,可见“晦明”乃动宾结构,谓蔽明也。原意本秋日而望夏之短夜,乃蔽晦光明,若一年之久,殆比喻长夜漫漫何时旦也,此双关语。洪兴祖、朱熹盖心知其意,而无以解于“晦明”一语。《文选》注引作“明晦”,倒。
吴孟复:《礼记·表记》“以人望人”注:“比也”,此望字亦当解爲比,言比之孟夏之短夜,爲何由晦至明竟长如一岁乎?
蒋天枢:八句叙睠怀故都之深情。
望,憾也。特言“孟夏”,着初到汉北时间,孟夏夜短,犹恨其长,足见初到汉北时情怀。何,然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