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体质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北京出版社《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第1166页(4636字)
中医体质学是c以中医理论为主导,研究人类各种体质特征、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状态、病变的性质及发展趋向,从而指导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学科。
它认为,体质是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在形态结构、功能活动方面固有的、相对稳定的个体特征,并表现为与心理性格的相关性。体质表现为在生理状态下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和适应方面的某些差异性,以及病变过程中对某些致病因子的易罹性和病变发展过程中的倾向性。
中医体质学是以中医理论为主体,吸收现代体质人类学和现代医学等相关学科内容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性、应用性学科,主要研究范畴为人类体质特征、体质类型及其与健康、疾病的关系;研究内容包括体质本质、结构,体质类型的表现规律,体质与发病,体质与疾病的诊断、治疗,体质与健康保健、养生等。
有关中医体质理论,最早见于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对体质的形成、体质特征与分型、体质与疾病发生、转归及治疗的关系等方面已有一定的论述。东汉《伤寒杂病论》,从临床医学角度对体质辨证及治疗用药方面作了充实。至明清时期,医家从体质与温热病关系、体质与内伤外感杂病在临床上的应用作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并对体质病理状态下的常见类型作了初步观察和归纳。
70年代末,王琦等率先倡建中医体质学说,系统整理了中医学有关体质若干方面的论述,并于1982年出版了中医学第一部体质专着——《中医体质学说》。该书不仅全面总结了中医学对体质与发病、体质与诊断、体质与治疗的有关论述,而且分析探讨了中医学体质分类的理论基础及形成不同体质的各种因素,提出体质是“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理论的重要物质基础,通过临床调研,首次提出现代中医临床常见的七种体质类型,奠定了中医体质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匡调元从体质病理学角度提出六种体质病理类型,并探讨了体质与中医“证”的关系。
此后,中医界分别从体质学概念、体质与临床辨证治疗、体质类型的划分及与疾病的关系、不同年龄阶段的体质特征等方面对中医体质学进行了探讨。近年来,这门学科从理论到临床,研究方法不断丰富,研究水平不断提高,研究范围不断扩大,新的学科理论、新的技术方法的引入,传统方法与现代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使中医体质学研究逐渐走向成熟。
从体质的形成来看,体质的本质是由遗传和发育两方面决定的;从表现特征看,应包括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代谢特征及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内容。
研究者认为,只有从人体阴阳气血的多少以及脏腑功能活动的盛衰方面探讨体质现象的成因、分类,才能抓住体质现象的本质。王琦等通过对肥胖人痰湿型体质采用多指标、多层次的系统研究方法所得的资料表明,痰湿型体质与非痰湿型体质无论在脂代谢、糖代谢、能量代谢、微循环、血液流变学等方面以及在免疫遗传学的基因和抗原分布频率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初步揭示了中医痰湿型体质的本质特征,并为其他体质类型的基础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胡文俊通过对健康青年人的调查资料表明,健康青年人的体质并非都属于“正常质”,而是具备所有体质类型的“原形体质”,有协调型的、功能偏亢型的、偏弱型的、偏亢与偏弱兼夹型的,偏亢或偏弱型的主要指脏腑气血功能的变化特征,并表现出男女性别的差异。
不同年龄及不同性别的群体,具有不同的体质特征和体质类型。既往比较侧重于对成年人的体质研究,近年来对小儿体质和老年人体质,从体质特征、体质类型分布规律及与疾病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对于小儿体质的研究,皇甫燕根据小儿身长、体重、营养发育、面色、头发、舌象、脉搏、血红蛋白及过去史、营养史、个人史等方面,以中医理论为依据,将小儿体质划分为正常型的、脾胃虚弱型的、肝肾不足型的、、肾气不足型的、血虚型的。
苏树蓉认为,小儿“纯阳”之说与“稚阴稚阳”说揭示了小儿体质特点的共性,并根据小儿个体阴阳的消长的生理差异,将小儿体质划分为均衡体质、痰湿体质、阴虚体质、气血虚体质和阳虚体质等类型。
对于老年人体质的研究,周天寒认为老年人具有精血亏虚、脏腑失养、正气内虚、肺脾气虚、神气不足、心肝血虚等体质特点。
许多研究资料表明,在老年人中异常体质与年龄基本呈正相关性,随着年龄的递增,正常型体质者越来越少,异常型体质者越来越多。朱秉匡等通过对60岁以上老年人调研发现,在1075例老年人中,属异常体质者多达97.02%,且异常体质者常常是两种以上的异常体质相兼出现,较少有单纯一种体质类型者。
不同性别体质研究方面,现代研究者均认为男女具有不同的体质特点和体质发展过程。由于女子有经、带、胎、产等特殊生理特点,决定男女在解剖、生理等形态机能方面的差异。
杨新中等研究了正常妊娠对妇女体质的作用,认为妊娠后妇女体质可有阴阳寒热、气血运动、形体肌肤、脏腑功能、心理性格等抗病能力的改变。对于男女性别的不同体质分布规律,何裕民等的调查资料表明,在男性中属正常体质者明显多于女性;在男女体质病理类型分布中,阴虚体质和阴阳两虚体质女性均显着多于男性,而瘀滞体质则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并且不同年龄段具有不同的分布规律。
对于不同地域的体质分布规律。
中医体质理论认为,由于地理区域的不同,受水土性质、气候类型、生活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可形成不同的体质分布物质特征。
现代研究资料表明,不同地理区域的人群,体质结构具有明显的差异,尤以病理体质为显着。如北方人群的阳虚体质比例高于南方,南方则阴虚体质比例多于北方,痰湿体质则青海、西藏和东南沿海地区明显高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对于体质的分型,现代中医一般是从临床角度根据发病群体中的体质变化、表现特征及与疾病的关系等方面作出分类。由于研究者采取的分类方法、观察角度不同,对体质划分的类型及命名方法也有所不同。主要分类方法有:(1)七分法。
王琦等最早分为正常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和瘀血质。
(2)六分法。匡调元分为正常质、晦涩质、腻滞质、燥红质、迟冷质和倦质。
(3)九分法。毋国成分为无力质、苍白质、粘液质、紫滞质、迟弱质、盗热质、冷激质、奋力质和结障质。另外还有十二分法、四分法和五分法等。
体质分型标准化的研究,即如何对人群体质现象作出分类,是中医体质学重视的问题。1989年,以王琦为组长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资助课题《肥胖人痰湿型体质的基础研究》,通过全国范围内大样本群体调研,已总结出体质分型规范化、定量化研究方法,并建立了痰湿型体质的定量规范化判断标准,为体质分型标准化方法的全面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反映中医体质现代研究水平。以临床应用为目的的体质分型理论、方法、判断标准正得到实现。
中医体质理论认为,不同类型的体质决定不同个体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和病理过程中的倾向性,因此,不同疾病的易感体质、同种疾病而不同体质病变发展规律、各类疾病的发生常见于哪些体质类型等问题,已成为重要研究内容。随着体质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初步揭示了某些疾病与体质类型间的关系,为临床治疗学提供了新的依据。
如杨常青研究总结了肝病不同体质类型的分布规律,发现和平质占3.3%,阴弱质占40.5%,阳弱质占24.8%,阴盛质占1.7%,阳盛质占15.7%,湿腻质占8.3%,瘀滞质占5.8%;并进一步研究分析了体质类型与肝病证候的发生、病性、病位及病势之间的关系,以及肝病证候对体质的影响等之间的规律。
麻仲学等研究了老年人胃病与体质之间的关系,发现异常体质者较正常体质者易患胃病,尤以易患胃气壅塞证为最多,胃病的燥红质较其他病种的燥红质更易对肝、肾产生影响,突出表明中医先后天互相影响理论的正确性。陈荣升、张伯勋等发现,中风患者以阴盛阳虚体质者及痰湿体质者为最多,与年龄职业有一定相关,显着高于其他体质类型,并与体型相关。张宗岐等的研究资料表明,肺癌患者的体质以气虚质最多,阴虚质较少。
肺癌属气虚型体质者,对化疗较敏感,且血象下降最明显,但生存期却最长;而痰湿瘀阻体质者对化疗敏感性差,恶化比例最高,生存期也最短。陈伟民的研究资料表明,高脂血症患者中以痰湿体质和痰瘀并见体质为最多。
中医体质学认为,不同类型的体质决定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和病理过程中的倾向性差异。
王琦等对痰湿体质者与常见相关疾病关系的研究,应用现代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初步证实肥胖人常见的高脂血症、冠心病、脑中风、糖尿病的发病与痰湿型体质的内在相关性联系,结论提示,高脂血症中痰湿型体质者患病率为71.56%,冠心病中痰湿型体质者患病率为58.5%,脑中风中痰湿型体质者患病率为59.38%,糖尿病中痰湿型体质者患病率为65.94%,揭示了体质类型与相关疾病的内在联系,为临床体质辨证、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王琦根据传统中医药理论,结合对痰湿型体质的生理生化研究资料,制定了具有改善痰湿型体质作用的药物,经药理研究证实,该药具有较好的改善痰湿型体质的药理作用,初步证实体质具有可调性的设想,从而为从改善体质入手,消除个体的病理状态,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体质现象作为人类生命现象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与健康、疾病的关系日益引起现代科学工作者的重视,中医体质学将以新的成就为人类防治疾病、健康保健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1 匡调元.中医病理研究.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0
2 王琦,等.中医体质学说,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82
3 毋国成.新中医,1983,9:1
4 皇甫燕.浙江中医杂志,1986,(8):379
5 苏树蓉,等.首届全国中医体质学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87
6 杨常青.黑龙江中医学院研究生毕业论文集,1987
7 胡文俊.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7,2:97
8 麻仲学,等.中国医药学报,1987,2(5):137
9 何裕民,等.中国医药学报,1989,4(4):33
10 王琦,等.肥胖人痰湿型体质的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资助课题,1992
(中国中医研究院王琦教授、苏庆民讲师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