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记忆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下卷 更新时间:2018-09-12 17:12:48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下卷》第1125页(569字)

时间认知的一种形式。

在时间心理学研究中,刺激序列超出5秒钟以外的时间认知。(刺激序列在5秒钟之内的时间认知被界定为时间知觉)。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时间记忆,是通过在经验某个事件的时间线索来实现的。

既以钟点、日期等确切的线索为参照,而更主要的是未采取任何明确的言语编码形式,仅依靠有关事件或事件系列的时间信息的编码保持和提取。

个体对时间的记忆与计时工具测量出来的时间通常是不一致的。包括对时距、时点和时序这三种时间信息的记忆。多数研究者对时间记忆的理论解释往往侧重于其中的某种时间信息的作用,形成了多种时间记忆理论。在时距记忆方面,有存储容量模型、加工时间模型和变化/分割模型。在时序记忆方面,强度理论、传送带理论和背景重叠理论着眼于事件的新近性;时间标记理论、编码动摇理论、层次组织理论和重构理论着眼于事件在过去时间中的明确位置;联结链理论和顺序码理论着眼于事件在过去序列中相对位置。上述各种理论都得到某些实验证据的支持,但都还不够完善,也不能解释所有的时间记忆现象。分段综合模型则把时序、时距和时点的信息综合起来加以研究。时间记忆对人类的社会文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许多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时间顺序以及时间长度对人们的各种活动具有重大影响,如24节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参见“时间认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