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监控能力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上卷 更新时间:2018-09-13 05:06:03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第606页(607字)

教师教学能力结构中的高级形式。

教师为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有人认为它包含以下因素:(1)计划性与准备性。在课堂教学之前,明确所教课程的内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学生的发展水平、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以及教学方法手段,并预测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可能的教学效果。

(2)课堂教学的组织性。在课堂教学中密切关注学生的反应,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时准备有效应付课堂上出现的偶发事件。(3)教材呈现的水平与意识。

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程、方法、学生的参与和反应等方面随时保持有意识的反省,并能根据这些反馈信息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使之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4)沟通性。

教师以积极的态度感染学生,以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并对自己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保持敏感性和批判性,一旦发现问题就努力纠正。(5)对学生进步的敏感性。

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采用各种方法评估学生的进步程度,以便改进自己的教学。(6)对教学效果的反省性。

教师在一堂课或一个阶段之后,对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回顾和评价,仔细分析教学的成功与不足。(7)职业发展性。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发展的设计与期望。教学监控能力是可以提高的,它在发展过程中有以下特点:(1)从他控到自控;(2)敏感性逐渐增强;(3)迁移性逐渐提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