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四库大辞典下

张氏医通

书籍:四库大辞典下 更新时间:2018-10-08 01:45:46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吉林大学出版社《四库大辞典下》第1713页(1085字)

十六卷。

清张璐(1617-1699)撰。张璐字路玉,晚号石顽老人,长州(江苏苏州)人。

早年习儒,明末战乱时期,曾隐居于洞庭山中十余载,专心钻研医术,后业医六十余年。与喻昌、吴谦齐名,被称为我国清初三大医家之一。

张氏着述颇多,有《千金方衍义》、《伤寒缵论》、《伤寒绪论》、《伤寒兼证析义》、《本经逢原》、《诊家三味》、《伤寒大成》、《张氏医书七种》等书。学术上张氏对于伤寒的研究颇有成就。

基本上接受喻昌、方有执的错简重订之说。从事《伤寒论》的研究三十余年,推崇喻昌的《尚论篇》、方有执的《伤寒论条辨》,是错简重订的重要医家。

张氏认为伤寒与杂病是两类病,各有特点,治疗方法上可以互通。同时还认为伤寒与寒疫应当加以区分,不能混淆,而伤寒病是交霜降节气之后感受寒邪为病,而于春、夏、秋三时感受非时之暴寒,不能称之为伤寒病,此属寒疫之病,亦可称之为感冒。

伤寒则是因寒水之季感受寒邪,故称之为伤寒,其它季节之病,是感受非时之寒气,故称之为寒疫,但非传染性疫症。伤寒之病,应抓住“阴阳传中”四个字,这是伤寒之纲要。

伤寒六经在三阳刚有经府之别,邪入三阴,传经属热,三阴寒证无传经之变。张氏于杂病治疗中,其论血证,自成系统,颇有见地。因其受温补学派思想影响,治疗血证,不仅不避讳温热之品,而且反对过用寒凉,重视辨证,擅长温补。治痢强调病机在于肠道传化失职;治当重视脾胃运化,治疗尤当辨别寒热,用药重视寒气滞型,主张温里气机。这些充分体现了张氏对杂病治疗重视温补的思想。此书成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为张氏有感于历代诸家学说各异,互相辨诘,恒不能一,于是依照王肯堂的《证治准绳》体例,汇集古人方论,时贤名言,附以个人治案,编撰而成。是张氏杂病证治的经验总结。

主要论述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疾病证治。

卷一至卷十二为中风门、婴儿门等,共十六门,每门之下又各分子目。卷十三至卷十六为祖方等,共九十四门,不另立子目。凡列每病先列《内经》、《金匮》之论,次引诸家学说,方药主治多依薛己《医案》、《景岳全书》,又间附个人经验。

凡自古相传之说稍有晦滞者,即削而不录,其辞气不倡,辞意不达者,皆予以润色发挥,阐述其意。此书后附治例,采集历代着述六十余家,参考医籍百余种,博而能约,并能联系临床实际,颇具参考价值。所引诸家有孙思邈、李东垣、朱丹溪、赵献可、薛己、张介宾、喻昌等,具有一定代表性。其医学思想,似与薛己、张介宾等相近。

书中还阐发了“阳非有余,真阴不足”的经验。理论与实际联系十分密切,选方实用,颇为读者欢迎,流传较广。

有《张氏医书七种》本。

上一篇:千金方衍义 下一篇:四库大辞典下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