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书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吉林大学出版社《四库大辞典下》第1784页(829字)
一卷。
旧本题晋郭璞(详见《尔雅注》)撰。《葬书》是否为郭璞所着,古来众说纷纭。《晋书·郭璞传》、干宝《搜神记》等不少着作记述郭璞占筮、相墓的故事,特别是郭璞于暨阳择地葬母预卜虽近水而水将远退,(见《世说》及《晋书·郭璞传》)以及“裕曾祖澄当葬父,郭璞为占墓地曰:‘葬某处,年过百岁,位至三司,而子孙不蕃;某处,年几减半,位裁卿校,而累世贵显。’澄乃葬其劣处,位光禄,年六十四而亡,其子孙遂昌云”(见《南史·张裕传》)等,研究者认为这是术士所以托名郭璞的原因。《四库全书总目》云“考璞本传……不言其尝着《葬书》,《唐志》有《葬书地脉经》一卷、《葬书五阴》一卷,又不言璞所作,惟《宋志》载有璞《葬书》一卷,是其书自宋始出。书中词意简质,犹术士通文义者所作,必以为出自璞手,则无可征信。
”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也说《晋书·郭璞传》详载郭璞着述,而独未言此书,隋唐书《经籍志》又不着录,其非璞所作,固不待言,“璞实长于安墓卜宅,然未尝着葬书也”。《葬书》原本问世后,方技之家,竞相粉饰,遂有二十篇之多,宋蔡元定嫌其芜杂,删去十二篇,元吴澄又择其纯者为内篇,精粗纯驳相半者为外篇,粗驳当去而始存者为杂篇,即成今本。该书内容简短,不足两千字,但文字精练,涉及面广,其要点是“葬乘生气”,即葬于有生机之地,可使葬者安逸,生者富贵;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于是阐述择方位选地形之原则,何处可葬何处不可葬,何处吉何处凶等等。该书首提“风水”,而且沿用至今。但卜葬地之法,约始于汉代,经历代发展而成术数中重要之一种。先人葬地与后人吉凶祸福本无关,而《葬书》中“本骸得气,遗体受荫”之说,《四库全书总目》也评其“使后世惑于祸福,或稽留而不葬,或迁徙而不恒,已深为通儒所辟”。
该书版本也很多,常见的有《四库全书》本、《学津讨原》本等,而《地理大全》本,《津逮秘书》本等,称《葬经》(郭璞撰。另有署名青乌子《葬经》者为另种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