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家塾读诗记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吉林大学出版社《四库大辞典上》第179页(1285字)
三十二卷。
吕祖谦(1137-1181)撰。吕祖谦字伯恭,学者称东莱先生。婺州(今浙江金华)人。
南宋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隆兴元年(1163)进士,任着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官。与朱熹,张栻齐名,时称“东南三贤”。
晚年在金华城中建丽泽书院,为讲学与会友之所。吕祖谦学问渊博,着作宏富,着述除《吕氏家塾读诗记》外,有《东莱集》、《东莱左氏博议》、《春秋左氏传说》、《大事记》、《文海》、《古周易》、《历代制度详说》。
编有《宋文鉴》、《古文关键》,还与朱熹共辑《近思录》等。在哲学上,他继承北宋张载、程颢、程颐的学说,主张“明理躬行”,“治经史以致用”,反对空谈阴阳性命之说。创金华学派,开浙东学派之先声。在政治思想上,主张均田恤劳,发展生产,宽厚民力,恢复国土,具有一定的爱国思想。
在历史研究方面,主张发扬“中原文献”之学,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东莱左氏博议》中,收录他论《左传》的文章八十多篇,深入浅出,论辨有力。陆游在给曾逢信中加以赞扬。
《吕氏家塾读诗记》是宋人研究《诗经》的重要着作,其体例基本上仿效《毛诗正义》,但也有自己的特点。
分章讲释之前的纲领部分,选择前人有关诗乐关系、诗六义、音韵、训诂,传授等问题的论述,以便让读者对《诗经》的诗学有个基本了解。正文之前先解题旨,每章之后训释词义,名物及章意。注音夹于诗中。该书与严粲《诗缉》齐名,同为南宋尊序派的代表作,特点是论及有关问题,总是排列《诗序》、《毛传》、《郑笺》、《孔疏》以及欧阳修、朱熹等人的论述以申己见,若有所感,则用“东莱曰”的形式提出,全书博采众说,征引繁富,折衷合一,融会贯通,为南宋时代汉代《诗经》学的普及本,陈振孙评其书为:“其博采诸家,存其名氏,先列训诂,后陈文义,剪裁贯穿,如出一手。
有所发明,则别出之。
诗学之评正,未有逾此书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引)说出了该书的最大特色。该书保存了现已失传的许多遗说,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
王安石《诗经新义》一书已佚,邱汉生正是从《吕氏家塾读诗记》中辑出佚文四百九十多条,与其他材料一起而成《诗义钩沈》一书。此外,在阐释诗义和章意方面也有许多可取之处。《邶风·击鼓》的第二章的章意,《郑笺》认为是“从军战士与其战友相约之词”,而《吕氏家塾读诗记》则认为是从军战士临行之时与其妻子诀别之词,更符合于诗的实际,从而改正了《郑笺》之误,并为当代的学者所接受。
吕氏在训释中还注重借助历史和典章制度说诗,如《小雅·出车》的第二章写王师即将出征时有“忧心悄悄”的描写,这是为什么呢?作者指出:“古者出师,以衷礼处之,命下之日,士皆涕泣。
”经吕氏这样注释,读者就容易理解。该书的最大缺点是时在南宋仍恪守汉代《诗经》学的说诗体系,以美刺言诗,以圣人言诗,从而多歪曲诗旨,诗中多次引用朱熹早期尊序说,连他本人在为《吕氏家塾读诗记》作序时也表示不满。
在名物训诂方面也多存在穿凿附会之处。版本有《四部备要》本、《墨海金壶》本、清嘉庆听彝堂刊本。
《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金华丛书》本、《四部丛刊》本、《丛书集成初编》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