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探小说家和小偷

书籍:中外童话鉴赏辞典下 更新时间:2018-11-21 09:38:22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上海辞书出版社《中外童话鉴赏辞典下》第1762页(7444字)

【作品】:

“你们想想,这个惊险故事整整有一百集!”侦探小说家“半杯酒”先生拍着老朋友们的肩膀说,“那个神通广大的小偷最后因为喝多了酒,恰巧醉倒在警察局的大门口,才被五六个腰圆膀粗的警察牢牢按住,捆上六七十根粗绳子,塞进一只大口袋里。

坐牢?当然啦。如果大伙儿觉得还不过瘾,鄙人就让小偷挖个洞逃出来,再写续集、续续集,把世界闹个天翻地覆。哈哈,那才叫带劲呢!”

大名鼎鼎的《“吓死你”侦探小说报》的老板敏锐地觉察到,一部伟大的侦探小说就要诞生了。

上和“半杯酒”先生签订了合同,说好从下星期一开始,“半杯酒”先生必须每天在报上登载一集故事。

如果读者的反应如预料的那么热烈,就能得到丰厚的报酬。

“半杯酒”先生便坐下来写小说。他摊开稿纸,又斟了半杯酒放在一边。这位红脸膛、秃脑门的小老头在写作时如果不喝点酒,脑子里就会一片空白。

不过他每次只喝半杯。他呷了一小口酒,顿觉精神焕发,灵感像爆米花那样炸开来:

第一集……一家高级宾馆里,小偷正在作案,猛然间警铃大作,全副武装的保安人员马上封锁了所有的通道,向这个房间包围过来。危急中小偷推开窗,才发觉自己正站在第一百六十层楼的窗台上,脚下白云缭绕,身后响起了惊天动地的砸门声……

“够惊险的了!”“半杯酒”先生长长地舒了口气,脸膛红得发亮。不过他对故事的开头还不太满意。

如何让小偷进入这座戒备森严的宾馆呢?混进参加宴会的人群?像野子一样跳墙而入?这些都是老套套了。“半杯酒”先生慢慢端起酒杯,想给大脑加点“润滑油”。

咦,怎么酒没了?大概什么时候糊里糊涂喝掉了。

他摇摇头,到酒柜前又倒了半杯,一边看刚才写到哪儿了,一边将酒杯凑上嘴唇。怎么,又是空的?!“半杯酒”先生惊讶地将酒杯翻了个底朝天,确实一滴酒也没有。奇怪的是,面前那张稿纸却散发出一股淡淡的酒香!

“有鬼!”“半杯酒”先生的脊梁“嗖”的一阵透凉,牙齿“得得”打起了架,眼睛也吓得闭上了。

这位先生平时虽然尽想些稀奇古怪的事儿,可真碰上了比谁都害怕。忽听“呼啦”一声,他战战兢兢地睁开眼,桌上多了一张纸,上面歪歪斜斜地写着:

尊敬的小说家先生:

打搅您了!我就是您笔下的那个小偷,所以跟您有那么点血缘关系,爱喝点酒想必您也不会大惊小怪吧?老实说,我不过是想帮您点忙罢了。您瞧,我这副土里土气的样子,没等我挨近宾馆的大门,早就给人家撵走了。您干吗不让我穿上一身西装,说几句乱七八糟的外国话,大摇大摆地往里走,不就什么事也没了?

希望我们在今后的九十九集故事中,能合作得很好。

您的小偷

“半杯酒”先生的舌头在嘴外呆了大约半分钟,好不容易才缓过神来。最后他不得不承认这是个绝妙的主意,妙就妙在以后连案子都破不了——谁也不会怀疑到外国人头上去。

第二天早上,“半杯酒”先生看见桌上摆着一瓶他最喜欢喝的名酒,微微透着可爱的绿光,瓶上的商标竟然就是故事里那家高级宾馆的!酒瓶底下压着张纸条:有福共享。

第一集故事大获成功,巧妙的开头令人拍案叫绝。小偷在宾馆脱险的场面更使读者中得心脏病的人骤增。

那些摆水果摊的小贩立刻争先恐后开起了药店。

《“吓死你”侦探小说报》发了一大笔财,“半杯酒”先生也满心欢喜,于是他又连着写了好几集小偷光临高级宾馆的故事。自然,他从此就用不着自个儿掏钱买酒喝了。

不过读者们很快不满意起来,因为老是看小偷在宾馆里出出进进,也就不觉得紧张了。

“这样下去可不行!”报社老板见报纸销售量急剧下降,马上提出了警告。

“伙计,没奈何,只得让你吃点苦头了。”“半杯酒”先生对书桌上的那叠稿纸说,他想那位同伴一定听得见他的话。

一个月黑风高之夜,小偷潜入一家冰库,躲进一只冰柜里,伺机行动。不料巡夜人随手将冰柜锁上了,冰柜里的气温是零下三十度!里面放的是一批急救药品,灾区等着急用。

外面空地上,负责运送的直升机的螺旋桨已经在转动了,只等办事人员拿着提货单去敲几个公章就行。小偷便趁搬运药品的混乱当儿安全脱险……

“半杯酒”先生写完后便倒头酣睡。半夜,他被冻醒了,发觉自己身上的鸭绒被不见了。拧亮灯,衣架上的貂皮大衣、皮裤子、皮围巾全都不知去向。他知道出了事,三步并两步地冲到书桌前,果然见到了小偷的“抗议书”:

先生:

太不像话了,竟然让你的朋友呆在冰柜里挨冻,阿嚏!——敲几个章那么容易?圆的、扁的、长的、方的、红的、蓝的,要到年马月才完?要不是我考虑到咱俩的友谊,早就钻进你的被窝里来了。阿——嚏!

你的伤风的伤心的小偷

“阿嚏!”“半杯酒”先生也伤风了。他抹抹通红的鼻子,觉得怪对不起小偷的。怎么连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都忽视了?这对一个擅长于严密思考的侦探小说家来说,是个不可饶恕的错误!

“真对不起,都怪我考虑不周。”“半杯酒”先生瓮声瓮气地连声道歉,“你先呆上三天三夜,怎么样?反正你现在比我暖和多了。以后我就让那儿停电,或者地震。

放心吧,不会让你呆上一辈子的。我们的故事还没完呢。

从此,“半杯酒”先生总想弥补自己这一过失,对小偷的照顾到了无微不至的程度。在以后的几集故事里,他让小偷美美地吃了几顿蟹宴。如果是在冬天或者夏天,就让他到有空调的房间去干好事。小偷抱怨他所有的关节都冻出了毛病,“半杯酒”先生又让他到着名的温泉去疗养了一个星期。

自然,那儿的失窃率也就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

故事实在太生动了。你只要看到大街上所有的人都紧紧捂着口袋走路,就知道小偷的形象是多么地深入人心。

知道小偷准备出国的消息是在故事进行到第七十八集的时候。

“半杯酒”先生在小偷放在书桌上的出国申请报告上批了“同意”两字。至于护照和飞机票,“半杯酒”先生动动笔头就办妥了。

读者们以极大的兴趣关注着。

小偷在国外也充分发挥了他的天才。

他一手制造的巴黎圣母院圣像失窃案、埃菲尔铁塔倒卖案,震惊了全世界,弄得世界第一流的警察局局长走马灯似的换。小偷没忘记他在国内的老朋友,常捎些酒啊、香水啊、夹肉面包啊等等等等东西来。“如果我的故乡也像伦敦那样终年笼罩着可爱的粉红色的大雾,我真想马上回来呢。”小偷有一回在信上这样写道。

“半杯酒”先生似乎觉察到了一丝不祥之兆,马上在报上醒目地发表了一则预告:从下一集起,我们的英雄将凯旋而归,继续他在国内的冒险生涯。

当天,邮递员送来了一份从华盛顿拍来的电报:

密斯脱“半杯酒”:

我不想回国,您还是另请高明吧。

感谢您给我带来的那些快

乐的日子,拜儿拜儿!

您的过去的小偷

“怎么,想和我散伙了?”“半杯酒”先生很生气,“难道让我去对大伙儿说,小偷因故请假,故事另换角色?”不过他觉得还是不和小偷闹翻的好,他还想让小偷带回些免税的彩电、录像机什么的呢。

“是不是又在什么地方出了差错?——唔,大概他以为我会让他坐三等舱从海上颠回来吧?见鬼!他会晕船的!”“半杯酒”先生马上到邮局拟了份电报,发往华盛顿小偷的住处——这地方还是他给安排的呢。

你坐那列着名的东方快车回来,最好的软席。车上你将大捞一把,差点让那些富翁在一夜间变成乞丐……

“半杯酒”先生放心地写了一集比《东方快车谋杀案》更加惊心动魄的故事,寄到《“吓死你”侦探小说报》。

“怎么回事,先生?”没多久,电话里传来报社老板气急败坏的声音,“你寄来的什么玩意儿?一叠白纸!哼!”

“该死的小偷!”“半杯酒”先生挥着拳头咆哮起来,“你以为自己了不起了是不是?你以为可以不要我了是不是?你这忘恩负义的贼、扒手、山寇、海盗、江洋大盗、鸣狗盗……”直骂得天昏地暗,他才想起得马上赶一篇故事。

一提笔,“半杯酒”先生心情大为舒畅:“嘿嘿,笔在我手里,我要怎么写就怎么写。

我让你跳河,你就得跳;我让你吃癞蛤蟆,你就得吃。”他将半杯酒一饮而尽,抓过稿纸就写:

在一次意外事件中,小偷成了一个精神病大夫的病人。

小偷稍有违抗,大夫就用电棒教训他。

小偷在大夫手中大吃苦头……

幸灾乐祸的“半杯酒”先生忍不住捂嘴大笑起来,他决定让小偷在疯人院里至少呆上十集。

“当然,如果他的神经经过治疗从此变得正常一些,老老实实向我讨饶的话,‘刑期’是可以考虑的。”

他刚放下笔,报社老板一阵风似的闯了进来,他是来索讨稿子的。

“半杯酒”先生得意地朝桌上瞥了一眼,脸就刷地白了:小偷的纸条!报社老板眼明手快,上前抢过纸条就读:

先生:

你以为我真的会喜欢上疯人院吗?笑话!那位什么大夫?我略施小技,便叫他乖乖地脱下白大褂滚蛋了——我偷了他的文凭!你知道他没文凭还能干啥?所以我劝你也别和我作对,否则不会有好结果的。

一个神通广大的人

报社老板脸上一片疑云。

“这是,这是小说的一部分素材。”“半杯酒”先生吞吞吐吐地解释,翻了翻那叠白纸,“您先回,回去,我马上把您送到稿子那儿去,不,把稿子送到您那儿去。”

“我就坐在这儿等你写出来!”报社老板斩钉截铁地说。

“好吧!”“半杯酒”先生恶狠狠地把满满一杯酒一口灌将下去,捋着袖子,牙齿咬得嘎嘎响。

小偷遭警察追捕,仓皇逃进一个山洞。忽然一只猛,不,两只猛虎,不,三只斑斓猛虎张着血盆大口一起扑上来。小偷已经没有退路,他哆嗦着靠在洞壁上,脸上充满了恐怖……

“好一个悲剧性结尾!”报社老板嚎叫起来,“够刺激!够刺激!”

“半杯酒”先生这回学乖了,小心翼翼地将稿子密封在一只大信袋里,紧紧捏着,亲自护送到报社去,生怕狡猾的小偷半路上再做手脚。

等到故事开始印刷了,他才放心地离开。

“唉——小偷呀小偷,别怪我手段如此歹毒,这都是你自己惹出的杀身之祸啊!”

走到半路,“半杯酒”先生见报亭里已经在出售这份报纸了,连忙买了一份,欣赏起那个令他扬眉吐气的结尾来:

……三只猛虎张牙舞爪地扑将上去,尖硬的胡须已经扎着小偷的脸了!只见小偷不慌不忙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大把钞票,晃了晃。老虎见了气焰顿消,竟然恭恭敬敬作揖道:“原来是财神爷驾到,恕罪恕罪!”接下钱,摇头摆尾地送小偷出洞去了。

“半杯酒”先生气得半死,一把将报纸撕得粉碎,发誓再也不写他妈的侦探小说了。

。【赏析】:

童话是以超凡的想象力和幽默感作为基本存在条件的。

这是童话的两个翅膀,童话因此才能高高地飞翔。《侦探小说家和小偷》就拥有这两个翅膀。

侦探小说家号称“半杯酒”,因为只要喝上半杯,写作灵感就来了。当某一天,他在为小偷出场的情节设计而苦思冥想时,酒不翼而飞,只闻见稿纸上一股淡淡的酒香。

原来,故事里的小偷竟然跑了出来,喝了他的酒。

这个奇妙的幻想揭开了另一个世界:纸上的世界。

童话家是一群热衷于创造幻想世界的人,而孩子们,又是天生对虚构的世界痴迷。许多作家常有这样的体会,当他们写完一本书后,常常觉得书中的故事是实实在在地发生过的,比如《红楼梦》这样的巨着,你能相信这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吗?那么,童话作家笔下的世界,是否也以一种我们不知道的规则隐秘地运行呢?

作者的遐想在童话中成了现实。

小说家写小偷干什么,小偷就真的在现实生活中经历了这件事。

写他出入高级宾馆、泡温泉、吃蟹宴,他就奢靡无比;写他钻到冰柜里,他就冻得伤风。

小偷时而浮出纸面,时而又深入人间;两个世界时而分离,又时而重合。小说家和小偷就像在表演传统中国民间艺术——双簧,一人在前台做各种动作,一人在后面配音。

除了想象力,无处不在的幽默感,也使这篇童话呈现出特别的魅力。

这样的幽默是有故事的。

那个写下了《女巫》等经典童话的英国童话家达尔曾说,写故事最重要的和最难的地方,就在于要找到好的情节。

故事中,小说家和他笔下的小偷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半杯酒”全凭一枝笔,把小偷照顾得无微不至,小偷也时不时地带点偷来的东西孝敬“半杯酒”。

小偷出国,盗窃巴黎圣母院圣像,倒卖埃菲尔铁塔,玩得挺大,“半杯酒”享用着法国香水和夹肉面包,还一边期待着免税彩电和录像机。随着小说情节的不断发展,小说家和小偷的关系也悄悄地发生微妙的变化:“半杯酒”越来越巴结小偷,小偷越来越趾高气扬,想着法子捉弄他的造物者。

后来,小偷不愿回国,恼羞成怒的“半杯酒”企图用笔来杀伐攻掠,才发现他已经完全不能控制事态的发展……

爱听故事是儿童的天性,小说家和小偷较量的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像一场结果完全无法预知的神秘冒险,抓住了小朋友跳动不羁的思维,让他们的目光一粘上就不再离开。

这种幽默是靠语言来滋养的。

童话的语言最忌平淡如水,作者调动了一切感官因素——语言、动作、表情、心理,把小偷与小说家之间的较量写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当“半杯酒”发现面前的酒不翼而飞,“脊梁‘嗖’的一阵透凉,牙齿‘得得’打起了架,眼睛也吓得闭上了”;小偷被“半杯酒”关入冰库里之后,打着喷嚏给他留言“你的伤风的伤心的小偷”,还委屈地说,要不是考虑到和“半杯酒”的友谊,早就钻到他的被窝里去了;“半杯酒”被小偷捉弄了,挥舞着拳头大骂“你这忘恩负义的贼、扒手、山寇、海盗、江洋大盗、鸡鸣狗盗”……这些令人捧腹的语言,使阅读变成了观看一出热闹的舞台剧,成了一次有趣而又难忘的冒险经历。

幽默又是决不放弃对儿童的引导。最后,“半杯酒”先生设计了小偷葬身虎口的悲惨结局。登报时,却被小偷偷天换日,变成了老虎收了小偷的钞票,摇头摆尾恭送财神的滑稽场景。

从既联合又斗争,到小偷的全面胜利与“半杯酒”先生发誓封笔的惨败,这背后,有一只看不见的大手,那就是金钱,或说是人的贪欲。

颠倒的事实总是为了演绎事实内在关系的某种颠倒。在物欲横流的商业社会,这种“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故事还少吗?小偷最后的大获全胜,表面上看仿佛是邪恶力量的胜利,让人无可奈何,实际上是作者对社会中某种荒诞的价值观的讽刺。

报社老板通过报酬控制小说家,小说家通过写作控制他的笔下人物的举止方向,类似这样的“生物链”在现实社会中每天上演,而童话可以背叛这样的逻辑,遵循着另一种真实的游戏规则。正因为小说家的唯利是图,才使他作茧自缚,受到小偷的控制。

而故事中的读者公众,又是另一种集体的无意识。倘若舆论引导的是人潜在的猎奇的心理欲求,且未加上任何道德的砝码,就会造成倒行逆施者猖獗于世的状况。那些并不美好却异常真实的众生相,在童话世界中找到了镜像。

社会不是真空,这是童话作者有责任让孩子知道的。

所谓最伟大的小丑,都是用一只眼睛微笑,另一只眼睛流泪。在荒诞不经的故事情节背后,我们仿佛听到作者那轻轻的叹息和沉沉的隐忧。我们在捧腹一乐之后,是否会陷入沉思?

(蒋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