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阵发性心动过速

书籍:临床心电图学词典第二版 更新时间:2019-01-06 16:42:49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临床心电图学词典第二版》第321页(522字)

是指由异位起搏点发出的冲动频率增快,超过了窦房结的频率而引起的一种异位性心动过速。

由于该异位心律的频率通常只接近或略超过窦性心律的频率,且多逐渐发生,缓慢终止,为区别于阵发性心动过速,故名“非阵发性心动过速”。非阵发性心动过速的异位起搏点没有“传入阻滞”,缺少保护机制,当窦性频率增快时,异位起搏点可被窦房结取而代之。

非阵发性心动过速具有如下特点:(1)发作和终止多是逐渐的;(2)房性和连接性者的频率介于70~130次/min,室性者的频率介于60~100次/min;(3)心律可以规则,亦可因心室夺获、隐匿性传导或二度传导阻滞而不规则;(4)因心率接近窦性心律,对心脏功能影响不大,病人常无自觉症状,容易漏诊和误诊。目前多数学者认为“非阵发性心动过速”这一名词并不理想,因此命名尚未统一。

亦有称之为“加速的异位自主心律”、“加速的异位节律性心动过速”、“加速的逸搏心律”、“异位性加速的逸搏心律”、“自身性心动过速”、“异位节律自身性心动过速”、“低频率阵发性心动过速”及“快速自主节律”等。非阵发性心动过速以连接性多见,室性次之,房性罕见。

常见于洋地黄中毒、心肌梗死、急性风湿性心肌炎等。

分享到: